李帆是痛苦的。
和劉牧樵分在一組,不痛苦都不行。
訓練第三個專案是影像學閱片。
包括x線片,ct片和核磁共振片。
作為臨床醫生,影像學閱片能力直接決定了醫生的水平高低。
雖然每個醫院都有影像學醫生,他們的水平也可能很高,但是,各個學科都有各個學科的特點,臨床醫生都應該對本學科的影像學特點掌握紮實,否則,影像學醫生的水平就是你的天花板了。
因此,影像學知識是臨床醫生必備之技。
一般來說,本學科的大專家,影像學也應該是大專家。
清江大學是下了血本的,影像學老師布克也是哈弗醫學院的名教授,他是國際影像學專業學會的常務理事,國際地位很高。
在哈弗大學醫學院,他是影像學坐第二把交椅的大佬。
他這次來,有兩個目標,一是訓練清江大學的學生,二是參加在津城舉辦的學會會議,每兩年才一次,他是特邀嘉賓,並且有兩堂講座。
他先要測試一下學生的水平。
因材施教嘛。
10張中等難度的x線片;10張普通ct片;10張普通核磁共振片。
閱片時間是兩個小時,包括髮報告。
李帆瞥了劉牧樵一眼,他擔心劉牧樵又會閃電般把片子看完了。
劉牧樵倒是心無旁騖,拿起片子看了起來。
他做得並不快。
李帆用了快兩個小時,終於把30張片子全部閱完,做了初步診斷,每個片子後面都有一個診斷結論。
他沒有描述細節。
一是不會,這是專業醫生做的事,臨床醫生只需要做粗略的診斷;二是也不夠時間。
兩個小時到。
4個人都完成了。
當布克老師看到劉牧樵的答案時,他大吃一驚。
劉牧樵對每一張片子都有詳細的描述和清晰的結論,完完全全是標準的診斷醫生的報告。
非常的縝密。
即使是高水平的影像學診斷醫生,也很難寫出這樣的報告。
“非常的不錯!”布克毫不吝嗇自己的讚美之詞,“既標準又專業,非常不錯,下一步,可以加大難度訓練你了。”
布克把一個u盤插在電腦上,挑選了幾張ct片。
“看看,你能不能下結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