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還得了,師父來了,都渴望師父能親自把脈、問診、開處方。
錢家福對劉牧樵的底細也不是很清楚,他還以為劉牧樵這個師父是無所不知,無所不能的人。
“師父,你就露一手吧。”
中醫,望聞問切,前面三個問題不大,和西醫只有很少的差別,西醫一般是不看舌苔的。
舌苔,不是太難掌握。
可是,切脈,那就不是一般的難了。
病脈,有十幾種,浮脈,遲脈,沉脈,數脈,滑脈,實脈,洪脈,弦脈,等等。
劉牧樵搞得毛懂。
他只知道脈搏短絀,他只知道脈搏每分鐘次數正常在60到100次之間。
至於什麼是沉脈,什麼是滑脈,真的不知道。
要不,裝腔作勢摸著脈搏,反正也沒人知道?
這不是劉牧樵的風格。
“錢家福,你看得好好的,繼續,我在一旁看看就行了。”劉牧樵也有心想學一學中醫的基礎。
在大學的五年中,醫學院也有一年的中醫理論課和見習課,但是,平常學的醫學理論都是分子與細胞,突然之間夾雜一些陰陽、五行的黃老之學,大多數的醫學生都會隨隨便便應付一下,考試能夠打個60分,那就萬歲了。
劉牧樵的中醫學知識基本上已經交給了老師,現在才感到,書到用時方恨少。
他坐在一旁看著錢家福看病。
錢家福看中醫,規規矩矩,有板有眼,看看舌苔,摸摸脈搏,特別是摸脈搏時,微微閉著眼睛,似乎很認真,很沉醉。
劉牧樵有點兒不相信。
你這是在真的摸脈搏?
你能鑑別出沉脈,浮脈?
前些天他和錢昊探討過。
錢昊講了實話,摸脈搏,能辨別出7分就很不錯了。
至於另外的3分,那就是胡亂猜了。
“你平常的飲食要注意少吃寒的食物。否則,容易復發。”錢家福對病人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