郝教授腦子裡還想著日韓的明星,就問:“你都邀請了哪些人啊?”
雷總說:“國內,幾個大企業家,出席的大約是50個左右,大家都知道的,有網際網路的馬總、牛總、李總;還有製造業界的大佬劉總、張總、任總;貿易界的周總、王總、宋總,這些都是你們認識的人。”
他停了停,接著說:“影視娛樂界嘛,主要是東亞幾國的名演員,章姐、付姐……”
他說了十幾個人的名字。
“瑤芳去不去?”劉牧樵冒出一句。
“哎,可惜,沒請動她。”
沒請動她,劉牧樵就放心了。
他有種高興,瑤芳沒有理睬權貴,這是一件好事,其他男女影視明星,劉牧樵基本上就不關心了。
“劉總是劉翰墨嗎?”劉牧樵突然又問。
“哦,不是,阜新偉業集團的劉總,沒請動,他最近在忙一件事,想籌辦一座醫院,忙不過來。”雷總說。
劉牧樵一驚,說:“他怎麼突然又對醫院感興趣了?”
“誰知道呢?這個人是商業奇才,投資非常多,也可能就是醫療系統,過去他還沒有涉及吧,現在想把這個短板補起來。”
“他想建什麼醫院?在哪裡建?”
“據說,他想回家鄉建。他家鄉在清江市。他想建一所大型綜合醫院。”
劉牧樵又是一驚。
這廝一直在滬市打拼,怎麼突然想回家鄉興建醫院?
清江市的醫院已經基本上飽和,再建醫院,無非就是和現有的醫院競爭。
一所新醫院想和老牌醫院競爭,非常困難。
現在,清江市高階醫療無非就是附屬醫院的三家醫院,省立醫院分得一勺,安泰醫院在猛追。
其他的醫院,都只是吃點殘羹剩飯了,看一些普通病,常見病,苦苦掙扎著過日子。
不知為什麼,劉牧樵聽到劉翰墨來清江市開醫院,心裡不是滋味。
這個原因,劉牧樵自己也說不清。
現在,民營醫院遍地開花,可做得很好的並不是很多,各地還是以原來老牌的公立醫院為主,民營醫院只是一種三流醫院的存在。
民營醫院的發展歷史也已經有20多年了,他們之所以沒有迅速地成為一支重要力量,與很多原因有關。
一是某系辦醫院,實行短平快,造成了不良的印象;二是民營醫院人才缺口;三是自身的經營理念;四是投入。
其中,人才和投入是最大的制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