參加會議的人數大約400人,第一天,除了開幕式是在大會議室裡進行的,其他活動則分成3個分會場。
總共有16場學術報告和講座。
郝教授的學術報告安排在下午3點到3點50分鐘。
要在這400人中爭奪到更多的聽眾,各個主講者都用盡了自己的才智。
郝教授的準備也還充分,打了好幾個電話,特別是他的同學,“你至少得幫我組織60個人來聽講。”
60個人並不是一件太難的事,難就難在,很多人認為微創穿刺術治療癲癇有些匪夷所思。
特別是原發性癲癇。
由於可信度比較低,來聽課的人就可能會少。
每個主講者都有些擔心,他們在上午就開始了行動,發宣傳資料,準備福利,套近乎。
郝教授的工作,由於有同學的幫助,準備得還比較充分,到會議開始前,總共搞到了150人左右。
當然,這個數字會變化的,中途,有的人可能會退場,也可以有人加入。
所以內容精不精彩,更加重要。
郝教授和劉牧樵早早就到了學術廳,課歇,香皂,藥包,精美的鋼筆,和16G的隨身碟都已經準備好了。
禮品人人都有。
兩個神經精神醫院的美護士負責發放禮品。
當然,這些禮品,也不是郝教授和劉牧樵出錢,都是贊助商的事。
禮品不一。
有的人選擇送小背心和馬甲;有的人選擇送茶杯;有的人選擇送小花瓶。
郝教授選擇的與眾不同,他追求品種多。
香皂是一種藥皂,號稱有減肥的作用;藥包,說是有預防老年痴呆作用;至於鋼筆和隨身碟,都用得上,特別是16G的隨身碟,是好東西。
有150人領了禮品。
不過,學術活動到了一半的時候,有的人開始離場。
“扯淡!原發性癲癇有磁共振的影象改變?”
“沒意思,純學術價值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