史密斯是主持人,他簡單介紹了參會的主要人員。今天,劉牧樵他們設計的手術方案能不能透過,就由他們決定。
大佬級的人物有7個,湯姆不在這7個之列,他是超級大佬。
霍普金斯醫院神經中心有3個這樣的超級大佬,另外兩個出來的比較少,他們很難一起出席這樣的討論會了。
另外兩個,都是年屆九旬了。
有一個這樣的超級大佬參加,就已經非常重視了。
不過,今天這個場合,也需要一個這樣超級大佬。
神經科,腦幹穿刺還不算超級重量級的技術嗎?
本來,另外兩個超級大佬也準備參加,被醫院高層阻止了。
這些寶貝級人物不輕易驚動。
最後,醫院決定,由湯姆出來把關。
今天的程式是,劉牧樵宣讀手術設計方案,其他專家提出質疑,最後7個大佬投票,決定方案能不能透過。
超級大佬湯姆不參加投票,他只起監督作用。
劉牧樵照本宣科,把文字部分讀了一遍,圖片打在螢幕上,用不著解釋,上面都有文字說明。
“你進針的路線理論路線,要擦過一個神經核,咳嗽中樞,稍有偏差,就會刺激咳嗽中樞,病人的反應就是激烈的咳嗽,都知道,這個時候,患者是不能有絲毫移動的。你不覺得風險非常大嗎?你的應對辦法是什麼?”
7大巨頭之一的豪斯首先提問。
他們對大腦的研究,幾乎是到了毫米級,每一處,每一個神經核,他們都研究得很深。
只有這種研究才能夠找出疾病的發病機理與找到治療辦法。譬如帕金森病,就是蒼白球和丘腦底核這一個反射弧出問題,最後導致多巴胺分泌減少,而出現震顫。
成功研究蒼白球和丘腦底核的功能,就揭破了一種疾病的原理,找到了治療的方法。
霍普金斯醫院的大佬們就繼承了先輩的精神,在基礎研究上研究得非常深入。
這個問題問到了關鍵。
劉牧樵的專家級神經內科知識還勉強應付的過來,認真地說:“沒有應對的辦法。不過,我不會觸動咳嗽中樞。”
“你怎麼保證不觸動咳嗽中樞?”
“因為,我說了,我的穿刺技術非常精準,不會有偏差。”
“即便是0.5毫米的偏差也會出問題。”
“腦幹穿刺,我不會出現0.5毫米的偏差。我知道,腦幹穿刺誤差在0.5毫米以上,有時候是致命的。”
“你一定能做到?”
“是的。”
“可是,我注意到,你是盲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