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次來津,比較突然,是臨時被邀請的。
患者是個大人物,津城有名的企業家,在經營有色金屬方面,他是地地道道的大佬級人物。
54歲,突然中風,做個ct,驚出一身冷汗。
腦幹出血。
腦幹出血每天都有很多,沒有幾千也有幾百,再退一步,幾十是有的。
劉牧樵他們很少接到這方面的請求。
原因很簡單,一是醫生固有的認知,腦幹出血,5毫升以上沒救了;
二是鄒醫生的論文雖然被很多人看到了,看到了不一定就被人相信了,特別是,這種顛覆認知的文章,相信的少;
第三,不是萬貫家財,誰會想到高價到外地請高手?
津市的這位大佬病倒了,他愛人,他兒子,以及靠他吃飯的那群人,想的辦法可不是一個兩個。
“到京城請人!不管多少錢!”他愛人向津城一院的主管醫生說。
“沒用的,即便是到京大醫院,陸總醫院,哪怕是協和醫院,請他們的人也沒有價值,腦幹出血10毫升,死亡率百分之一百。”主管醫生是副主任醫生。
“一定要救活,想盡一切辦法,到國外請人也行!100萬,1000萬,1個億都行,咱不差錢!”
“不是錢的問題。”
“我們不甘心!哪怕是1的希望,我們也要努力!”
最後,纏不清,只好神經科主任出面做工作。
“你們的心情,我們瞭解,但是,腦幹出血,超過5毫升就幾乎沒有希望了,何況你們這個患者,出血量達到了10毫升。你們還是面對現實吧。”主任說。
“主任,你們講的我們都理解,但我們希望出現奇蹟,請你們想盡一切辦法,國外,有這樣的專家,我們可以出高價。”患者家屬大聲說。
主任說:“沒有,就是神仙也沒有辦法別急,對,有個人,你們可以試一試,江東省清江市安泰醫院有幾個人,鄒慶祥、劉牧樵等人,他們做過腦幹穿刺。據說,成功率還不小。可以試試,我可以幫你們聯絡一下,人家來不來,我們沒有把握,成不成功,我們就更沒有把握。”
“請請請!既然有這麼個人,你趕緊幫我們聯絡,錢,我們開100萬,成功了,我們再加。”
就這樣,劉牧樵答應了。
很久沒有帶趙一霖和鄒慶祥出來了,今天一起登上飛機,心情很好。
飛機平穩地在津城機場上降落,走到出站口,一個人高高舉著一個牌子,上面寫著“熱烈歡迎劉牧樵、鄒慶祥教授”。
唯獨沒有寫趙一霖。
鄒慶祥愉快地回頭看了一眼趙一霖。
論文,第一作者寫的是劉牧樵、鄒慶祥,人家看論文的,當然把眼光聚焦在兩個第一作者上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