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牧樵做了一回證人,他才知道,有錢人真的有錢啊。
不過,隱約中,也感覺到,他們付出的艱辛與苦難有多大,可以說,成功只是偶然的,失敗才是必然的。
這位老大爺的成功,是偶然中的偶然。
他的船隊,是在臺風中、在海盜狹縫中倖存下來的,更是在激烈競爭中少數沒有被淘汰幸運兒。
現在,他們做得很大。
……
做證人的待遇還不錯,每個人得到了10萬元人民幣辛苦費,作為主刀醫生,劉牧樵還得到30萬元的格外酬謝。
彭峰並沒有感到失落,他不得不重新對劉牧樵做一次評價。
得不到劉牧樵做博士生,雖然令他很沮喪,但是,他也因為結識了這位天才而感到高興。
彭峰打消了做院士的努力,他知道,未來神經學科的明星,不可能是自己,劉牧樵才是未來之星。
自己在卒中這一塊的努力可以放棄了,自己的這點成就,還不夠給劉牧樵提鞋。
今後,自己努力的方向是老年痴呆症。
但是,就是這個方向的研究也會靠不住,哪一天,劉牧樵要是發威,在這個方向加一把勁,說不定他就超過了自己。
剛才,劉牧樵給患者開了一個處方,只有一種藥,“華佗再生丸”,劉牧樵自己研究的,有效率達到了89,顯效率達到了64。
彭峰見過這個方面的報道,但他沒有重視。
每一種新藥面世,都需要一定的時間,才會被臨床接受。如果採取營銷手段,被醫生接受的時間會更快一些。
劉牧樵的“華佗再生丸”,是不要做臨床的。沒有推銷,沒有學術會議,更沒有回扣,它只有療效。
所以,很多醫生並不知道“華佗再生丸”。
這一點,劉牧樵一點也不擔心,反正,產能才開始上來,一經用過的醫院,肯定會一發不可收拾,不用它,就等於不會看病。
“我們也要引進這種新藥。”彭峰迴頭對他的助手說。
患者家屬拿著這個處方問:“哪裡有買?”
劉牧樵倒是茫然了。
哪裡有買?
“我也不知道哪裡有買,我們可以快遞過來。”劉牧樵回頭對王藝說,這事就請你負責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