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伯龍主刀。
杜教授是第一助手。
杜教授全名杜小平,今年50出頭,禿頂,比胡伯龍小4歲,但容光還沒有胡伯龍好,一臉的苦相。
如果不出意料,再幹幾年,胰腺癌手術主刀就該輪到他了。
他後面還有幾個追兵,他不時得回頭看看,總結一下過往的時光,預測一下未來的形勢。
他得出一個結論,無論是胡伯龍主刀,還是孫濤主刀,他都會霸著一助,有時候一助旁落,他也會佔住二助的位子。
今天,他又成功地佔據了一助的位置。
二助和三組是兩個副主任醫師,劉牧樵站在四助的位子上。
他乾脆攏著手,在一旁做旁觀者。
四助,他真的不知道有什麼事幹。
拉鉤?
嗯,如果這也算事的話,那他也不會閒著。
開膛破肚,形容胰腺癌手術一點也不過。
還有結腸癌手術也是大開大合。
這類手術,腹腔有多長就要開多長,這和闌尾手術理念絕不相同。
闌尾手術是口子越小越體現水平,而結腸癌,胰腺癌,口子是越大越好,幾乎把腹腔完全敞開,不留視野的死角。
杜小平一刀從劍突下開始,沿著中線,一直開到恥骨聯合處。
第二刀又深一點,是腹直肌鞘膜連線處的筋膜,他也是一刀。
一看就是老手了。
他持手術刀的手,精、準、穩,不是經過千錘百煉,哪有這麼好的手法,筆直的切口,深淺一致。
此時要是換上劉牧樵上,傷口肯定會歪歪斜斜,深淺不一,還會分叉,邊沿也不會整齊。
別說一刀從上到下,十刀也到不了。
進了腹腔,切開腹膜,視野就出現了。
白花花的板油,清晰可見的血管,還在蠕動的腸管,加上一股熱氣。劉牧樵覺得這個場景似曾相識。
杜小平的任務告一段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