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是調侃話,但吳主任卻不敢再反對,他感覺,劉牧樵有一股強大的氣場,比他們院長還足。
劉牧樵又玩了一手“催眠術”,把眾人給鎮服了。
還沒等別人反應過來,他開始了認真的清創處理,一層一層,刮剝得非常仔細。
幾個年輕的認真地看著,就連杜小平和吳主任也看得入迷,他們突然覺得,玩傷口原來並不那麼討厭。
過去,醫生最不喜歡就是給患者換藥,特別是久治不愈的傷口,看著都煩。
現在,在場的人都突然產生一種衝動,今後要好好玩玩傷口了。
其實,研究傷口也是一件很好玩的事,在臨床上,傷口不癒合是困擾醫生、護士和患者的一道難題,特別是壓瘡,甚至是要命的。
臨床上,有苦攻肝膽疾病的,有苦攻大腸疾病的,有苦攻胰腺疾病的,但就是很少有苦攻傷口不癒合的。
這是一個簡單的疾病,也是一個很複雜的疾病,竟然沒多少人研究。
追究其原因有兩條,一是治癒傷口不是那麼高大上的課題,說到底就是人們不太重視這病;二是攻克起來,卻又是十分艱難,別看一個小小的傷口,難倒的可不是普通的醫生,就連大教授,遇到難治的傷口也是連連搖頭。
現在,一個久治不愈的傷口,被一個小哥玩得飛轉,在場的人都被震駭了。
劉牧樵飛快地刮剝著壞死組織和缺血組織。
“大扶康。”
住院醫師趕緊遞過去一瓶大扶康抗真菌藥,劉牧樵把它們灑在傷口上,再用酒精擦洗幾次,然後開始縫合。
首先,他用的是減張縫合,把裂開的組織拉攏,這樣,最表層的面板就靠近了,縫合面板時就沒有多少張力了。
劉牧樵速度很快,似乎他對傷口十分有信心,不到20分鐘,手術做完了。
彎盆裡,刮剝下來的壞死組織至少有一兩。
杜小平在佩服之餘,沒有多說一句話,他要裝成對劉牧樵所作所為司空見慣,根本不知道驚訝。
這樣,無形中大大抬高了自己身價。
出診,到下面醫院做手術,是分檔次的。
附屬醫院的教授最高,省立醫院的專家屬於第二檔。
安泰只有零星的醫生有資格做出診醫院,他們拿到的出診費和省立醫院的醫生差不多,屬於二等。
杜小平在安泰醫院被胡伯龍壓著,他自然會在外面尋找冒頭機會,一年中,他有七分之一的時間在外頭。
胰腺、膽道、肝臟、大腸、胃等手術,他都做,特別是肝膽胰,他是最喜歡做了。
肝臟和胰臟是腹腔手術中最難做的,也是外科醫生追求的手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