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問你們,患兒是中秋節之後一個星期發的病?”
“是的。”
“中秋節那天,你們吃的月餅是五仁月餅?”
“對的。”
“患兒也吃了?”
“吃了。”
“嗯,你們回憶一下,他是不是突然咳嗽,並且咳得很厲害?”
“是的是的,我還幫他拍背,拍了幾分鐘。”姥姥回答。
“你們拍打他的時候,是不是讓他身子倒過來了?”
“是的,是的,你太聰明瞭。”
嚯,被人家讚揚。但是,這種滋味並不很享受。
“嗯,明白了。從那次發燒開始,斷斷續續就沒完全正常過對吧?”
“是的。”
“你們在幾家醫院治療過,對吧?”
“是的,三家醫院。”
“好了,你們可以回去了。”
“有希望嗎?診斷是不是有希望搞清楚了?”
劉牧樵點點頭,說:“已經明白了。不是太大問題。”
“什麼病啊?”
“肺炎,墜積性肺炎。”
這話一出,所有人都搖頭。
除了趙一霖和鄒醫生。
院士是呼吸內科的頂尖高手,他都沒診斷是肺炎,憑你這麼一看一問,就診斷是墜積性肺炎。
可能嗎?
不可能!
“我知道你們不會贊同我的觀點。不過,沒關係,你們過來看他的肺部ct。一般的墜積性肺炎是肺的下葉,或者是中葉,但是,這個病人很奇怪是左肺尖,要是換一個人,都不敢這樣診斷,就連你們呼吸科的院士,我估計也不敢下這個結論。”
說完,他指著左側上肺肺尖,“注意,這裡,有五分之一粒的花生仁,吸收了一些。看見沒?這就是我問她們是不是倒過來拍打患兒背部。這個病例,稀罕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