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個病人的病史都是由他兒子代訴的,他根本不聽你,老年痴呆真是麻煩,這病要是能治療就好了。
對社會,對家庭,對本人都是一種折磨。
劉牧樵不能確定今後有沒有可能出現治療老年痴呆的辦法,所以沒有多說什麼,做完體格檢查回到辦公室。
需要會個診。
這是附屬醫院一直以來形成的規矩。
另外還有一個病人,劉牧樵只是旁觀者,就不在這裡討論了,連病人也不看了,那個病人由郝教授和吳迪完成,已經去了手術室。
帕金森病手術有一間專門的手術室,裡面的裝置貴得嚇人,想透過治療病人回本,想都不要想,能夠賺到維護費就夠意思了。
會診還是按照三級醫生來。
劉牧樵就不好說了。三級醫生,他還不入列,輪不上他。可是,實際上他是最高權威。
整個會診完全是走過場,附屬醫院根本就沒有開展帕金森病taoshift手術法,還有些醫生沒聽說這種術式。
他們所知道的,只有透過ct引導下的機械手術方式。
會診的結果就是劉牧樵表態,做,還是不做。
“都沒問題,因為創傷很小,基礎病我不太考慮,我也注意了他們的影像學片子,沒有發現異位的血管,所以,手術不會有問題。不過,我還沒有做過放置起搏器,所以,我得先看一例。”
這話一出,眾人心裡不免有些驚疑。
你都還沒做過,那你說話怎麼這樣絕對?
說沒問題,這話不是很好說的,做醫生,現在是越來越謹慎,能夠不表態時儘量不表態,要表態也應該說得模稜兩可,不把話講絕對了。
先得自保,這是做醫生的原則。
誰知,郝教授卻容著他,笑著說:“我先做,你觀摩。”
半個小時後,劉牧樵隨著大家一起進入手術室,頓時,眼前一亮。
好高大上的手術室啊!
儀器裝置就佔了半間房子,燈光、攝像系統,光潔的儀器,劉牧樵幾乎一半以上的裝置猜不到用途。
病人躺在類似ct的床上,只有半個頭顱留在外面,說不緊張,那絕對是假的。劉牧樵自己都感覺呼吸有些困難。
滴滴滴,嗚嗚嗚的轟鳴聲,此起彼伏。
藍色的,紅色的燈光交替閃爍。
“動動眼球。”郝教授在和病人溝通。
“眨眨眼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