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都市言情>全科醫師> 第159章 邀請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159章 邀請 (1 / 3)

齊院長今年56歲,是清江大學醫學院培養的高材生,曾有過兩年的留洋史,也算是海歸派。

他在泌尿外科很有成就,腎臟移植這一塊,是他的特長,可惜院士無源,兩次評選都落榜了。

他早就聽說過劉牧樵了,神經內科的郝教授曾經就在他面前推介過他,可惜,那時候,齊院長是不信的。

一個實習生,能有多大成就?

他見過數學天才,也見過物理學天才,清大的數學系就有一個25歲的研究員,屬於正教授級別。

可是醫學和數學不同,需要天分,更需要積累,天賦再好,35歲之前是不可能出大成績的,任何有成就的醫生,你都必須在臨床上磨鍊10年以上。

劉牧樵還只是一個實習生,遠不是看禾苗的時候。

再說,齊院長還有一個顧慮,清江大學附屬醫院招聘的學生起碼是博士,這是最基本的條件,只有對海歸人員和有成果的博士可以優先。

本科,那就提都別提了,附屬醫院已經30多年沒有招收過本科生了。

招收劉牧樵要冒很大的政策風險。

所以,郝教授做過兩次工作,他都回絕了。

現在,他發現不對勁,這個劉牧樵在針灸推拿方面竟然超過了潘教授,這可不是一般的成就。

還有另一個活生生的例子,熊本吉,也是劉牧樵救活的。

現在,必須和他談談了。

可以把劉牧樵放在附屬醫院的針灸推拿科,這就好開政策口子了,只有中醫這一塊有操作的空間。

齊教授並不排斥中醫,甚至,他對中醫還有幾分崇拜。

他有過很多這方面的例子,譬如他遇到尿頻尿急的病人,既沒有膀胱炎,也沒有結石,也沒有前列腺炎,對這種病人,西醫治療起來真的可以說束手無策。

但是,他們在中醫學院附屬醫院吃了中藥之後,竟然好了。

這是事實。

齊院長也想在附屬醫院發展中醫,但阻力不小,試著開了一箇中醫科,從中醫附一引進了幾個醫生,但是,生意不景氣,現在還在那裡半死不活的。

他們的針灸推拿,被併入了康復科。

把劉牧樵引進來,救活一個針灸推拿應該不會有問題,就以頸椎病治療為突破口,建立一個品牌科室那也是一件很好的事。

附屬醫院不固步自封,他們也是有競爭,他們競爭的對手是其他省份的附屬醫院。

經過幾十年的努力,清江大學附屬醫院有了長足的進步,雖然與協和、湘雅、同濟等老牌醫院有一定的差距,但是,他們在有些科室的建設上,可以說發生了根本的變化。

上一章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