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了些日子,神經科大樓建設的事已經塵埃落定,在現在的住院大樓面對面,這裡將新建一座22層的大樓,樓頂還設立了直升飛機降落平臺。
工期限得非常緊,到全面竣工使用,只有一年時間,自然,工程承建被省建一公司拿到,一點也不意外。
質量高、速度快,這是建這座大樓的唯二要求。
由於神經內科房間緊缺,醫院只好把婦科和產科合併,把燒傷科和肛腸科合併,這樣,神經內科又增加了幾十張病床,還設立了功能康復室。
劉牧樵為主設計了一整套康復方案,康復師一邊學,一邊對病人進行訓練。劉牧樵腦子裡的康復知識很豐富,所以,康復師根本不需要送到別地方學習了。
這些天,針灸推拿科的營業額明顯上來了,病人也多了,就連腰腿痛、全身痛的病人也增加了不少。
兒科業務已經爆滿,劉牧樵堅持每週23次到兒科查房。
劉牧樵還飛了一次京城,下午去的,第二天很晚才回來,趙一霖親自到機場接他。
他沒有帶回任何訊息。
和上次一樣,劉牧樵閉口不談出診的事,只是給了趙一霖一塊手錶。
勞力士。
“給我?”趙一霖吃了一驚。
“我不喜歡戴手錶。”劉牧樵說。
“可是,這價……”
“說這個,就沒意義了。”
趙一霖沉思了片刻,說:“好吧,那我就不客氣了。”
他一輩子都喜歡帶手錶,不戴手錶,就像是丟了魂一樣。
……
第二天,劉牧樵按時來到針灸推拿科,20個病人整整齊齊,劉牧樵每人推拿3分鐘,一個小時零幾分,做完了。
突然,一個包得嚴嚴實實的人溜了進來。
只有兩隻眼睛在外面。
這兩隻眼睛哪裡見過。
眉清目秀,眼神中有7分媚,有2分傲,有1分懇切。
“我今天的任務已經完成。20個做完了。”
“你說了,我是第21個。”
這聲音,怎麼這樣熟悉?
甜美,帶有磁性。
“你是誰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