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嗷嗚~~~”
一進病房,劉牧樵心中的那匹餓狼猛地竄了出來,眼中發出一道閃亮的綠光。
又是一個帕金森病患者。
病人的神志是清楚的,基底節中等量出血,這個血腫,可手術,也可以保守治療。
家屬考慮,這個病人本來就有帕金森病,生活本身就難以自理了,再加上中風,這輩子就只怕在床上度過了。
所以,家屬迫切希望做手術,儘量減少中風的併發症。
小兒子當領導,拿出了5000出診費,趙一霖只肯收3000,他只有一個目的,只要他父親能夠坐輪椅,上廁所能夠坐在大便器上就滿足了。
這個期望並不高,要不是有帕金森病,這麼小的中風,走路散步都不是大問題。
可現在,能不能站起來都難說。
談話是趙一霖的事。
手術要到手術室,至少面子上要做好,讓人家感受到被重視。
當然,最終術者只能是劉牧樵。
走進手術室的人只有三個,趙一霖、劉牧樵和鄒醫生,護士是手術室裡的護士,其他醫生,為了對趙一霖主任的尊重,沒有被邀請的情況下,本院沒有一個人跟進去。
人家的血腫微創穿刺手術是先進技術,去安泰醫院進修學習,那沒得問題,現在人家送上門來,還是略略避點嫌比較好。
“你來?”劉牧樵問鄒醫生。
鄒醫生趕緊搖頭,“不,你別開玩笑,效果不好會倒品牌的。”
“這個還真的必須你來。”趙一霖說,“人家這麼重視我們,一定要拿出最好的答案給他們。”
“好的,我懂了。主任,你坐,我會用久一點時間,儘量做乾淨一些,損傷儘量少一些。”
劉牧樵內心的那匹狼隱藏在草叢裡,它眼睛的綠光越來越濃郁。
這個病人並不是危重病人,出血量也就20毫升,過去,這種病人根本就不需要穿刺,保守治療就行了。
不過,手不手術,預後還是有差異的。
劉牧樵認真地坐著準備,特意從器械中挑了幾種穿刺針,這樣,鄒醫生只有站在一邊看的份了,連準備都沒有給他機會。
“你站一邊,這個病人對你來說,沒學習價值。”
鄒醫生本來是準備好好觀摩一下的,因為,20毫升小出血的穿刺是需要技術的,進針的準確性就決定了今後的預後。
誰知劉牧樵這樣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