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就是成年人,真正的成年人,能沉得住氣。
司馬林毅並沒有因此結束講話。
作為一個上級醫院的大教授,大權威,不會搶著講,但是輪到他講的時候,他也不會輕易把講話權交出來。
很多時候,講話是很爽的,特別是幾十個人都在聆聽,並且還帶著崇拜的眼神時,那感覺,是相當的爽。
很爽。
非常的爽。
雖然,他在本院每天都可以爽,但是,哪裡有在這麼多陌生面孔面前爽。
關鍵是,人家都帶著頂膜禮拜的虔誠在聽。
他也知道矜持,話不會太多,但一定很精闢。
他很有把握,或者說他完全可以給這個病人排除病毒性腦炎的診斷。
“精神症狀,癲癇,病理徵陽性,都沒有特異性,它只能告訴我們腦組織有病變。患者在得病前有感冒史,沒錯,是支援病毒性腦炎診斷的。但是,我們要看CT和核磁共振片。”
說到這裡,他眼睛發光,聲音提高了八度。
硬核來了。
“病毒性腦炎,感染的部位是神經元,脫髓鞘腦病的病變部位是神經纖維!這,就是關鍵。”
“是嗎?”趙一霖輕輕一聲反問。
“當然!”司馬林毅大聲說。
接著又說:“你們注意到了沒有,白質處是正常的,病變部位在灰質處。”
“是嗎?我怎麼覺得在白質和灰質交接處呢?”趙一霖又輕輕地說。
司馬林毅愣了一秒鐘。
“哈哈,我說,你要學會看CT和核磁片的影象,這是成為一名優秀神經內科的基礎!”
“基礎,你懂嗎?”
他大聲加重了語句。
這話,有些重,神經內科醫生,誰沒看過千百張CT和核磁片?
趙一霖至少看過十萬張。
你這不是在說趙一霖不會看CT片和核磁共振片嗎?
這就過分了。
不過話說回來,司馬林毅這話也沒有完全錯,很多人看片子的水平很低,大多數醫生,都停留在初級水平。他們也看,但大多時候是在影像學醫生的報告基礎上去觀察。
或者有的乾脆就是看文字報告,看看片子只是裝模作樣。
司馬林毅所說的要學會看片子,意思很清楚,神經內科醫生,看腦和脊髓的水平,應該強於影像學醫生,要不,還要你看片子幹什麼?
趙一霖看片子的水平在神經內科是權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