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關走蛟的說法,眾說紛紜。
這巨蟒化蛟龍,嚴格意義上還算不上走蛟,只能說是騰蛇縱霧。
古時橋樑下,會懸掛一把很長的鐵劍,用來防止走蛟從橋下經過。
這樣做有兩個目的,第一是防止蛟龍從橋下經過,損壞大橋,二來是希望蛟從橋上越過。
不過蛟龍極不願意被人看到,因為被人看到後,如果有人喊:“你們看,這是什麼蛇?”
這相當於是給它們下咒,不利於它們被封正。
但如果看到的人,喊得是:“看!人魚成龍了!”
對它們封正,是有好處的。
因此,人們喊它是龍,它們會心生感激。
喊他們是蛇,它們會心生怨恨。
後來,人們誇大了這種說法,說蛟在越過橋時,如果人喊的是龍,它們就會修煉成龍。
如果喊的是蛇,就會永世無法修成,於是便有了魚成龍的說法。
真正的說法是,人魚躍成龍。
結果傳著傳著,就變成了“鯉魚躍龍門”。
這鯉魚變成龍,連基本的邏輯都行不通,不過後人多樂意牽強附會。
鯉魚躍龍門,多是象徵著美好,一朝得道,而走蛟卻意味著要經過重重劫難。
是以,人們更加希望,得到一些美好的祝願。
而李禹正是讀過這樣的典籍,是以,當巨蟒騰空,讀過第九道雷劫時便是要將士們大喊:恭迎湖神化龍。
此刻,巨蟒方才化蛟,還不具備興雲佈雨的本事,如今騰空而起,只能算是騰蛇縱霧。
蛟龍在半空中發出嘹亮的龍吟後,便是墜入錢塘江底,而後便是消失在眾多將士的視線之內。
即便是李禹,此刻都是無法感知道蛟龍的存在。
天珠空間內,一條通體漆黑的蛟龍,在天際盤旋。
地面上,有一些百姓,見狀俯首跪拜,祈求神明護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