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好,小娘子不用這般客氣,是老丈佔了大便宜了。”
那老人家一雙眼睛深邃又明亮,身上盡是經歷過歲月沉澱下來的灑脫,還隱隱有一股無聲的威嚴和深厚的文化底蘊,實在不容小覷。
徐丹道:“哪裡,我家有兩個調皮鬼,每每吃飯便鬧騰得歡。如今見了您家的孩子便覺得歡喜,想著一起吃飯熱鬧些,也更有胃口。”
“好,這麼說來是兩方有意的事情,老朽便不客氣了。”
徐丹謙虛道:“手藝拙劣,還望老人家不要嫌棄。”
老人家頗有見地點評道:“食有野趣,又因地制宜,應時而起,小娘子有心了。”
徐丹恭敬道:“您請。”
那老人家嚐了一個野菜蛋餃,笑道:“春入黃金袋,不錯。”
徐丹淺笑道:“幸合您胃口,您多吃些。”
這下其它人才開始動筷,從飯桌禮儀便能看出兩個孩子絕對是有良好教養的大戶人家,雖衣著打扮十分普通,但那一身的貴氣卻難掩。
周勤給徐丹卷春餅,畢竟不是家裡,餅皮有些厚,但雜糧做的春餅也有一番風味。
因徐丹最近喜辣,拌雞絲便有辣和不辣的,沒想到他們祖孫三人都愛吃辣的。
雀兒見狀告個罪,起身拿去重新拌了。
兩個孩子有些不好意思,老人家卻還是那般淡然閒適。
周勤緩和氣氛道:“老人家要去哪兒?若是同路,我們明天可一起同行。”
老人家:“我也不知道去哪好。我年紀大了,自覺不久便要行將就木,反正閒著礙事,不如趁還走得動則帶孩子們出來走動走動,瞭解一下各地風俗人情,開拓眼界。”
周勤佩服道:“老人家高見,非常人所及,晚輩十分佩服。這是不是聖人說的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?”
“正是!”老人家扶須道:“後生可畏,你能有這般見解也勝過許多人了。”
“哪裡哪裡。晚輩沒上過學堂,成親後內人親自教了些書,我這才能與您說上一句文詞雅句。”
老人家笑道:“自古賢妻夫禍少,這便是你的福緣。但你如今還能正視自己的出身,亦能坦然接受,不卑不亢,這說明你天性純良,常心懷感恩,是個值得深交之人。”
周勤有些不好意思,忙道:“老人家過譽了,我就是一個鄉下漢子,當不得這些好詞佳句。”
老人家爽朗笑了起來,“誰說山野漢子就當不得誇的,老朽不會看錯人的。”
徐丹見周勤面上有些窘迫,便問道:“老人家,你們要遊歷多久?孩子不用上學堂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