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去留這件事情,公說公有理,婆說婆有理,大家都有各自的想法,可是最苦惱的人只有一個,那就是凹子溝村長來福。
在他看來,當初他把這些人帶出來,日後也要將他們平平安安帶回去。
可是眼下已經有些人去意已決,不知他們是做何想法的,竟然覺得離開了隊伍另起爐灶,肯定會比以前過得還要好。
這事兒老祖看在眼裡便勸了幾句:“各人有各命,他們要去就讓他們去吧,你好話說盡不管用,那又何必勉強。”
“是啊,想想走出來之後你受了多少委屈,現在你已經管不了那麼多,是該放手了。”楊氏看到男人眉頭深鎖,也是貼心勸導。
大寶和二寶側只能張了張嘴不說話,他們心裡也鬱悶呢!
最終來福村長咳嗽一聲起身,走過去指著那堆準備離開的吼了一嗓子:“行,你們走,都是些年輕力壯的,你們走了留我們老弱病殘一樣能活,從此後,老子就不認你們是凹子溝的人。”
那群人全都默了:“……”
整整愣了三秒鐘,然後回過神,大體都有種想法,不認就不認唄,反正他們也不想再回那個破山村了。
走出來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,何不趁此機會出去好好闖蕩一番,還管他村長不村長。
於是短短的沉默之後,大家就完全沒把來福村長當回事了。
這沃縣四通八達,只要出了城,東西南北面全都有其他城鎮,還怕找不到活路嗎?
得得得,這場景把來福氣得差點一口老血噴出來。
那邊做記錄的九叔看在眼裡,搖了搖頭,這群人呀,不懂得感恩。
而丁小蝶和父母看著這一幕也是五味雜陣。
既然是不懂得感恩的,沒有集體精神的,爛泥扶不上牆的,走吧,走了清靜。
如此一來,除去陸家上下之外,凹子溝裡的八十七人竟然走了三分之一,只留下四十八人,總共算下來只有十二戶人家。
這下更好辦了,十二戶人家怎麼都能分到房子。
縣城裡全家餓死的,逃離的,只要房子空了上半年的胡知縣那邊都有記錄,眼下一分就成。
其餘的胡知縣也不留情,立馬滾蛋,哪兒進來的從哪裡送出去,從此生死由命,富貴在天。
而為了好管理,十二戶幾乎都分在同一條主街,風迎街上。
陸家更不用多說了,他們自己家本就在沃縣有大宅,此時便只是回到另一個家中而已。
很快丫頭下人們撂開了打掃,府中原本就有老僕人守著,該有的用度也都還在,很快,一切日子又恢復如常。
雖然不如在楊柳鎮時候老宅裡闊氣,但也算是沃縣裡數一數二的宅子,而且比在樹林裡奔波要好得多了。
至於陸府中的用度沒有被盜過,那胡知縣在陸老爺去交稅銀的時候還要為自己爭一功,口口聲聲說若不是他暗中派衙差把守,早就有人打這幢宅子的主意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