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話一出,後臺選手們炸了。
“她還會做這種3D的效果?媽耶!會醫術,會各種樂器,還會做3D影片內容,我想問,她還有什麼不會的嗎?”
“你們要是學你們也會啊,只是咱們沒有學而已。”
……
後臺選手們議論紛紛,舞臺上的演奏也依然在繼續。
此時歌曲已經進入了一段小高潮,鏡頭轉到了鼓手,但是琵琶和二胡都在給鼓手做配樂。
舞臺背景上,是在介紹著鼓的來源。
根據《禮記·明堂位》記載,伊耆氏時期,就有了土鼓。
一個選手問著:“誰能告訴我‘伊耆氏’是個什麼東西?我感覺我好像是個文盲。”
有一個敲鼓的說著:“這個我學過,我知道!伊耆氏是說的古帝號,有人說是神農,有人是帝堯。具體是誰不知道,但就是表明一個問題,鼓的歷史文化非常悠久!”
“我的天呢,原來鼓在黃帝和蚩尤大戰的時候,就鼓給士兵們助威了!怪不得我每次一聽到鼓聲,都覺得熱血沸騰,想要去打仗呢,原來是鼓誘惑的!”
“你看,它後面有些,在上古時期鼓是通天的,能夠威懾天下。所以鼓用來在打仗的時候,作為助威,也不是沒有道理的。”
“NB了!本來以為只是一個普通的樂器,沒想到在歷史的長河裡,還有各種使命。”
後面每表演一種樂器,都會有一種樂器的歷史起源和現代的分類。
配合著圖文以及現場樂器的演奏,大家更能夠領略到,樂在歷史長河裡的演變,以及使命。
更能夠體會到,每一種樂器流傳到現在,都離不開祖祖輩輩們的努力。
那些已經失傳了的樂器,和樂譜,讓人惋惜。
同時也讓大家心中有了一個決定,那就是,他們所學的樂器,不能葬送在他們的手上,他們要傳承到下一代!下下一代!
一直到未來,他們的子孫後代經過科技的發展與努力,遍佈在在宇宙之中,各個星球之中,都能聽到華國樂器彈奏的音樂。
一曲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