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妙妙點了點頭。
“是。”
曾銘輝的臉上有著一絲猶豫,他看著眼前的小女孩,覺得她終究還是一個小孩子,對於未來未免有些理想化。
雖然他是拿錢辦事的,可是他還是想要勸一勸顧妙妙。
“老闆,雖然我不知道你究竟有多少錢,可是當你要想推動傳統樂器的發展,可能您的錢就是杯水車薪。而且,最近五十年來,因為一些人骨子裡的崇洋媚外,還有西方國家的刻意打壓,我們的傳統文化就是文化糟泊。
一談古箏或者琵琶等等是一些封建,古板等印象,一談二胡就是街邊乞討用的,一談嗩吶更是鄉村俗物紅白喜事的代表作。我們現在的70/80/90主流三代人,不管是書本,電視,音樂等等,無不充斥著西方先進,東方落後的形象。
你要先改變傳統樂器的印象,怕是很難,甚至到死,都可能改變不了。”
不得不說,曾銘輝這番說辭其實挺中肯的,也是真的在為她著想。
“謝謝你的勸說,但我依然堅持我的決定,我也堅定的相信我的決定,會有實現的這一天。再者,西方花了五十年讓我們忘記了傳統樂器,那我們就用五年,五十年,一百年,給我們的00後,10後,20後重拾傳統文化的自信。”
說這番話的時候,顧妙妙語氣堅定,目光無畏。
彷彿她面前的不是樂器店,而是站著無數侵略文化的西方人,而她的身後,彷彿站著為了讓下一代對華國傳文化自信,隨時獻身的千千萬萬個賢者。
那一刻,曾銘輝震撼了。
同時,一股莫名相信顧妙妙能夠說到做到的感覺,從他的心底油然而生。
“老闆不愧是老闆,我受教了。”
曾銘輝的眼眶微微發熱,現在的孩子們,好像比他小時候更愛國。
大概是因為網際網路發達了?
眾人都知道,漂亮國不漂亮,浪漫國不浪漫了?
不管如何,反正他也願意,為了傳統樂器,隨時奉獻自己。
……
下午兩點。
顧妙妙準時出現在了一高的校門口。
而那裡,也有一個樣貌比較溫柔和善的女子站在那裡,見她來了,就好奇的問著。
“是顧妙妙同學嗎?”
顧妙妙輕輕地嗯了一聲。
“你好,我叫張媛媛,你可以叫我張老師。”
張媛媛說完,便好奇的打量著顧妙妙。
這個小姑娘穿著一身道袍,扎著丸子頭,渾身冷冷清清的。
“冒昧的問一句,你之前一直沒有上過學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