師鎮挑眉點評了一句後,繼續擺著架勢墊著碎步靠近。
江一帆沒有回應師鎮的點評,依舊是集中全部注意力地緊盯著他的動作。
面對這種實力遠高於自己的對手,只要稍有鬆懈,就會被立馬KO...
‘呼!’‘呼!’‘呼——’
當師鎮接連幾回合出拳進攻、都被江一帆一一躲閃開來後,他終於發現了不對勁兒。
江一帆之所以能夠躲過他的揮拳,似乎並不是在出拳後依靠自身的反應速度,而是在出拳的瞬間...
進行了預判!
該不會這小子平時就在悄悄記我的動作習慣吧...師鎮心中不由想到了這麼個可能。
但實際上,他只猜對了一半。
江一帆平日裡和師鎮對練的時候,確實是有在暗中觀察他的一些格鬥習慣。
不過剛開始只是為了更好的躲閃攻擊,而無意識地進行觀察。
直到後來,江一帆開始嘗試將‘記憶宮殿法’運用到戰鬥之後,才開始有意地對師鎮進行觀察,甚至有時還會主動進行一些試探,以便收集所需要的戰鬥資料。
是的,收集戰鬥資料。
只要有足夠多的資料作支撐,那麼便能夠推測出一個人在不同情況下,所可能做出的反應。
這一點,在各種短影片或購物APP的推薦機制中,是一種很常見的運用。
使用者想要看什麼樣的影片,或需要購買什麼東西,系統都會根據使用者的行為習慣進行推薦,將其暴露在使用者的視線之下,以刺激購買的慾望。
而江一帆也根據平常所觀察到的資料,建立起了‘師鎮’的格鬥模型。
所以此時在他眼中,面前站著的不止是師鎮,還有一個與之體型相近的半透明火柴人,和師鎮重疊在一起。
二者的所有行動都一模一樣,沒有絲毫偏差。
因為支撐火柴人行動的資料庫,便是基於師鎮自己都沒注意過的進攻習慣和下意識的輕微動作,由此推算出進攻路線,以及之後所可能改變的策略。
“果然還是年輕人記憶力好啊。”
師鎮饒有興趣地輕笑一聲,加快了進攻的拳速。
刺拳!直拳!擺拳!勾拳!
一連串兇猛的揮拳,全被江一帆透過預判的方式給提前躲過。
可忽然在某一瞬間,那道半透明火柴人的身影,卻不再與師鎮重疊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