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
次日,沈琴蘭以防小書來再餓肚子,便差人下山買了一大堆食物,什麼蜜餞,肉乾,糕點......其中還是蜜餞居多,誰讓小書來好這口呢。
她考慮過給小書來吃有著一粒下肚,七日不餓作用的絕谷丹,卻又擔心以他如今不曾修煉的體質過早服用丹藥,會對日後的修行產生不必要的影響,故此打消了這個念頭。
沈琴蘭看著滿屋子的食物,覺得甚是雜亂,時間久了還容易腐壞,便對小書來說道:“將你腕上的鐲子取下。”
此刻小書來正坐在床上身旁放在一罈蜜餞,手不間斷的出入其中,見沈琴蘭要鐲子便取下給了她。
沈琴蘭說道:“阿來,這鐲子名叫納靈鐲,乃是取自北域......算了,你現在知道太多也沒用,只需記得這鐲子可將物體收入其中隨身攜帶,等你日後修行便就能輕鬆使用了。”
小書來歪著腦袋盯著她,意思無所謂。
沈琴蘭神念微動,只見那鐲身映出一層金紅色的光華,接著就看見滿屋的食物頓時消失。
忽然她輕咦了一聲,注意到鐲子中有個半人長的紅木箱子,之前將那些雜書收入其中時也沒細看,倒是忽略了,如今看到了猜想裡面八成是書錢留給小書來的禮物之類的東西。
落地一聲悶響,分量確是不輕。
“你爹有沒有跟給你留下什麼東西?”沈琴蘭出言問道。
小書來見到紅木箱子心中瞭然,說道:“嗯,他說給我留了禮物。”
木箱開啟,裡面的東西映入二人眼簾,最上方的是數件麻衣由小到大依次下疊。
沈琴蘭抻起一件比量著小書來的身材,看得出來領口,袖口和腰部都寬了一些,顯然是給他來年長大後穿的,再觀後面那幾件的尺寸估計這一兩年內也用不上。
“這些都是他親手縫的吧。”沈琴蘭打眼便看出了這是書錢的手藝。
她知道書錢的身世,出身於平州樂浪郡內的一戶農家,自小父母早逝,什麼生火做飯,縫衣織補,溜豬餵雞,凡是婦道人家乾的活計,為了生存他樣樣都涉及過一二。
小書來嗯了一聲,除了這幾件,就連他身上穿得也是書錢一針一線縫出來的。他還記得劍閣開山前兩個月,有時晚上起夜還會撞見書錢房內的燈火依然亮著,現在想來應該是在連夜趕針線活。
將幾件衣服放置一邊,接著往下看是三包鼓鼓囊囊的錦袋,袋口雖系地嚴實看不見裡面為何物,但卻有一股複雜的香氣自錦袋中散發。
沈琴蘭聞這味道便知道里面是什麼了,依次開啟不出意外,第一個錦袋中正是一包藥材,散發著濃郁的藥香。入眼可見的也皆是常人也能認出的藥材,人參、靈芝、黃精、夜交藤、鐵皮石斛......等,但不尋常的是,這些個藥材看成色無一例外,都有著百年以上的藥性,放在凡俗也是一等一的珍寶,最次都是那些貴胄世族方有資格享用。
凡人倘若食用,下場多半是氣血逆流暴斃而亡,但對於低階修士而言卻是大補之物,而似於沈琴蘭這等修為的強者則毫無作用。
第二個錦袋裡是一包金餅子,有四十餘個,每一個皆是按朝廷規制的十兩足金,表面印著戶部用特殊手法烙印的龍紋以及今朝年號——豐樂。
要知道這些金餅子於修士而言沒多大用處,但換做凡人有這般身價者便可稱得上是一方財主了。在大魏,一個足金餅子便可抵百兩銀票,夠尋常百姓生活足年有餘。
些許身外之物沒什麼特別的,沈琴蘭隨意放到一邊,接著開啟了第三個錦袋。
一團乳白色的光暈忽然湧出,定睛一看裡面赫然躺著十餘塊鵝蛋大的白玉,只是顏色稍顯黯淡,像是蒙了一層薄灰似的
沈琴蘭伸手拾起一塊渡了道真元,就像為即將熄滅的篝火又添了把新柴,白玉光澤驟盛,二人的臉龐都被這道熾光映得潔白。
“阿來,這些玉石日後你自會知曉有何用處,但切記,莫要在外人面前顯露。”沈琴蘭將白玉放回錦袋對小書來囑咐道。
小書來點點頭,沒作言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