繳納入場費這件事情,是從外國大型商超所帶進來的習慣。
就是說,供應商將貨物提供給商超之後,並不是簡單地供貨收款這麼簡單,而是有著比較複雜的供應鏈條。
比如說,某個品牌的泡麵,進貨價是一元錢一袋,給超市的價格是一點五元一袋,而超市售價是兩元一袋。
從這個價目看上去,供貨商賺了五毛錢一袋,超市也是賺了五毛錢一袋。
大家都有的賺,皆大歡喜。
不過現實往往是殘酷的。
根據現如今的運營模式,超市以一點五元一袋採購該品牌泡麵,以兩元一袋賣出,是賺了五毛錢一袋,其實這只不過是超市的“前臺毛利”,超市還會賺取一大筆費用,被稱為“後臺毛利”!
所謂“後臺毛利”,那是供貨商們上貢給超市的。
所給出的名義,大多
數都是以進場費的形式支付,也有一些是以返還的方式支付。
各大超市所收取的進場費花樣十足,名頭很多,比如什麼開戶費、節慶費、新店開張費、老店裝修費、新品費、條碼費、合同續簽費、海報費、堆頭費、資訊共享費、促銷員管理費、諮詢費、促銷服務費等十幾種,讓不少供貨商是敢怒而不敢言。
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,從聶小容開始,到姚柏林,都覺得應該減免一些資金,甚至提出了達到某個數額就返百分之十的優惠。
畢竟,大明超市屬於一個新生產物,還不具備跟一些供貨商叫板的底氣和實力。
縱然是馬光明,也清楚創辦大明超市,是斷然離不開這群供應商的,要是按照鎮上成熟超市以往的管理模式,大不了找幾個人威脅一下這些供應商,也能促使他們加入到合作步伐當中。
不過馬光明並不像採取這樣的方式,他一開始想著,這個品牌不過來加入大明超市,那個品牌過來也是一個樣,沒必要求爺爺告奶奶地,簡直有損自己形象。
但他沒有想到的是,即便大明超市已經做出了些許讓步,還是有不少供應商得寸進尺,竟然想著大明超市要完全減免進場費才合理。
真要是完全減免進場費的話,大明超市不但減少了收入,而且也會得罪其他同行,容易給自己埋下失敗的種子。
更有大牌的外國超市,還會給供應商設定月度、年度銷售任務,達不到目標任務的,同樣扣錢了事。
聶小容所說的事情,不外乎這些。
“我自由的時間不多,”馬光明率先發言,“小容姐你看看能不能把這些供應商召集起來,大家開個碰頭會,給他們一點信心,也就不至於做起生意來戰戰兢兢了。”
聶小容點點頭:“這個我馬上一個個去約,本人不到的,也請他們安排信得過的人參加。”
“也沒有必要他們太客氣!”馬光明正色道,“說是哪一天就是哪一天,不來的話自動取消加入大明超市的資格,我還就不信了,有賺錢的機會,他們會一個個前怕狼後怕虎的。”
“問題的關鍵不在於他們來或不來,而在於來了之後,我們怎麼辦?”孫希寧眉頭一直緊皺著,他所思考的問題,比一般人要多出幾步來。
這幫人來了,給什麼樣的優惠條件呢?
給太少,供應商們不幹;給太多,大明超市這邊也不幹。
畢竟大明超市才剛剛起步,尚沒有足夠的本錢能夠去完全減免進場費。
“我個人覺得,應該反其道而行,推出幾個激勵措施,配合我們超市搞活動的那些公司,或者營業額達到要求的供應商,適當直接減免稅費,或者給予物質獎勵,這樣,他們不僅更加認可大明超市,而且,還會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。”馬光明沉吟了會兒,說道。
孫希寧想了想:“那聶經理那邊,根據馬總的意思,儘快拿出一個方案來,然後我們再來研討研討,討論定了,再來約談這些供應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