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邊劇組在有條不紊的進行拍攝工作,那邊外界得知衛青池又要去拍電影了,又炸了。
“音樂滿足不了他,編劇滿足不了他,他終於對導演下手了。”
“我說過會永遠相信池哥,期待新片上映。”
“拍電影可費錢了,是哪個缺心眼的投資這麼多錢給他燒的?”
“我看了開機釋出會,這回和《沉默的真相》不一樣,主演完完全全不認識,照著名字百科都查不出來,一上來就用新人,這也太大膽了吧。”
“本來一年一張專輯,今年搞電影去了,新專輯呢?”
不過經過上一次“王主席”事件之後,大家都學聰明瞭,並沒有人跳出來職責衛青池亂搞。
也是因為演員、歌手改導演後成功的例子不少,所以不敢妄下結論。
其實前兩年,這種明星做導演,然後找一些不太出名的演員來演戲,宣傳的就是導演本身,這種模式挺多的。
不過後來失敗了幾次,讓投資方虧損慘重,馬上這種模式就沒有人再搞了。
現在衛青池突然冒出來,一個歌手紅了沒兩年,群眾基礎都沒有打牢固,就妄想衝進大鱷遍地的影視圈,其實好多人是等著看笑話的。
不過笑話要等一等,金曲獎提名釋出。
衛青池入圍最佳華語專輯、最佳華語男歌手、最佳年度歌曲三項大獎,比上一年少了兩項提名。
其實網上很多網友質疑,因為過去一年,沒有歌手能夠和衛青池相提並論,專輯的銷量前兩名都是他的專輯,最熱門、口碑最好的歌也是出自他手,怎麼會只有三個提名呢。
評委會是不是考慮了金曲獎的話題性,或者也開始分蛋糕了?
要不是金曲獎一直以來表現出來的,相對公正的嚴肅性,衛青池的粉絲們就要爆發了。
其實評委會也是沒辦法,誰知道衛青池在流行音樂上,獲得那麼大的肯定和成功後,第二年還能這麼牛逼,這要是連續第二年拿下五六項提名,並且獲獎,那金曲獎不成了他一個人的舞臺了。
這會不會影響到金曲獎的權威性,誰也說不好。
還好衛青池自己忙於拍電影,對這個小爭論並沒有做任何的回應,懶洋洋工作室的官博也不見動靜。
衛青池的粉絲們發現以前錯怪稻香村了。
“原來給人打工,我們以為是公司佛系,現在自己當老闆了,還是這麼佛系,所以到頭來是本人佛系。”
“我其實比較欣賞衛師父這一點,做好自己的事,一些是是非非除非必要不去理會,時間會證明一切的,為什麼其他人不學一學呢?”
“樓主這話就是幼稚!衛師父能這麼淡然,是他有強大的實力和才華做後盾的,就算一時非議,只要不觸犯底線,等他的作品一出來,大家自然會喜歡;而其他的一些藝人明星,根本就是公司包裝出來的商品,賣給粉絲賺錢的,一旦發現你這個商品有問題,那還不趕緊下架並且道歉,這叫及時止損,反正商品有的是,這個不行,勞資就賣下一款,總不能耽誤賺錢。”
“說來說去就是別人賣笑,池哥是賣藝,這是本質不同。”
···
三月份,衛青池抽空寫了首歌給王軒。
王軒拿到之後,給公司製作,被製作人阻撓。
說是公司並沒有計劃向外人買歌,王軒就說這是免費的,不收公司的錢。
製作人不相信:“就是你自己出錢買的,這也不合規矩,公司不同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