封英說道:“我們是一條船上的人,只要池哥要我,我就一直跟你幹。”
話是好話,人也是明白人,就是聽起來怪怪的。
司機在外面敲車玻璃,衛青池該進體育館了。
今天因為是直播,所以幾萬人的體育館只放進來了三千多觀眾。
那也很了不得了,聲勢浩大。
後臺。
選手們都有單獨的休息室,節目組安排的助理全程跟隨,有個壯小夥子扛著機器一直懟著衛青池。
這些畫面沒有直播出去,現在電視臺或者企鵝影片觀眾看到的,全是廣告以及油膩的主持人。
預熱搞完,三位導師和主持人代替選手們抽籤。
衛青池的對手是葉繼添,李江PK唯一女選手姚莉。
“哈哈,真是蒼天饒過誰”
“舔狗這下坐蠟了”
“池哥加油,自己給自己報仇”
網友都記仇著呢,今天下午就葉繼添的粉絲最瘋狂,把衛青池的粉絲打的節節敗退。
事實證明,群體活動最關鍵的還是組織能力。
小到一個團體,大到一個國家。
早先就有媒體做過調查,雖然以現今媒體的節操,資料真不真實不好說,但也是個參考。
就是說,衛青池的粉絲大多年紀都過了二十五歲以上,而且跨度直接到五十歲都有。
請注意,這是男粉的年齡分佈。
他也是這幾年火起來的歌手中,幾乎唯一一個男粉比女粉多的。
而葉繼添宋明昊這類的小鮮肉,他們的粉絲群體除了大量的小姑娘外,還有媽媽粉這類年紀大點的。
什麼特點?
有錢又有閒吶!
衛青池的粉絲買包煙都扣扣搜搜,打個遊戲都偷偷摸摸的,那肯定幹不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