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怎樣的詩才算入品?趙小姐?可否為小生解惑?”
常平對於在場趙蘇兩家的家眷所做詩詞一一都有認真聆聽,雖然鮮有佳作妙句,不過多數人的詩詞其實還是對仗工整的。
這隻能代表,其實這些富商官家的子弟也都還是受過基本的文化薰陶,只是文人這條道路,倒也還是需要很強天賦和大毅力才行。
大部分的人也怕就止步於儒生這一層次。
要想做到大儒,至少也都有一兩首入品的詩詞或者策論才行。
那麼問題來了,便宜師傅也沒給書生說過,原來,詩詞策論也有品質之分?
趙學而一怔,好奇:“小常先生,你難道不知道詩詞也分品質高低的嗎?”
也許是這位小姐說話聲稍稍有些大,不巧便被趙學文聽到了。
趙學文不禁嗤笑:“既然自稱得道文人,竟然連詩詞的品質分法都不清楚,這未免也太好笑了。”
常平還沒開口自辨,蘇靈兒已經主動解圍:“不知道詩詞分品質很正常啊,對於一心只讀聖賢書的讀書人而言,少有去聞窗外之事,這才是真的做學問。不像有些人,美味珍饈,花開富貴。”
“再說了,大多數讀書人又有幾個能真正見識到入品的詩,小常先生,所謂詩詞入品,就是那種立意很深,詞句也絕佳,基本上可以流傳千古的詩文,這種詩文一般會引發天地異象,就算初品的詩文,那也會引發雲動異象,這便是入品詩文。”
“而根據天地異象的大小,則詩文又分為了初品,中品,超品和絕品四個品質,初品引發雲動,基本的雲動則是風起雲湧,如果是特殊的雲動則有各種野獸靈獸形狀,以至於金殿,寶塔之類。這類便是中品詩文。”
“至於超品詩文的話,引發的就不是雲動了,而是天地異象,這種異象是天幕中出現的一種光影,有的近乎於實體,也是各種建築動物形象,好品質的詩就會是兇猛的靈獸,比如朱雀玄武之類,差一點的也都是靈鶴,虎豹。接近實體的話,越代表這種超品詩文的品質越高。”
“如果是絕品詩文的話,那基本上古今都很少有遇到過,別說見所未見,就連聞也聞所未聞。一般寫出絕品詩文和策論的文人,那絕對是千古奇才,為社稷興替的國士,就算是當今聖皇都不敢怠慢,必然引來聖皇招徠,直接入駐文院坐鎮都不一定,那樣的文人,立馬一飛沖天。哦,對了。”
“絕品詩文引發的天地異象就是山河社稷景象還有文廟影像,當然,也可能是一尊聖人之象哦。”
常平聽完蘇靈兒的講述,點點頭,算是又漲了姿勢。
這關於詩文的品質分法的確是自己的一個疏忽,畢竟,他到現在為止,還真沒有寫出過一首引發天地異象的詩……呃,歌詞出來。
也許有過,只是他不知道罷了。
估計師傅也不會對他說,師傅只會說,嗯,常平,有進步,徒兒,不錯,有為師當年九分之一的水準了。
誰知道師傅當時的心裡會不會是雷電交加呢?
而這所謂的天地異象,又會不會是一種詩詞的攻擊手段呢?
有時間還是要向那位白姑娘請教一下……
另外一方面,看來,這個世界的文道體系還是偏重古文策論多一些,至於他所抄錄的那些或原封不動或融梗的古風歌詞,估計還是太新潮,和這個世界的文化體系有著一些衝突。
所以才有所謂的以文載道。
在現代體的文風沒有得到認可甚至是流行以至於盛行起來,那麼,估計也很難引發天地異象。
所以,現在常平面臨的處境是,現掛一首還是膽大的做一回文抄公!
如果是現掛的話,自己的那點半碗水平他還是一清二楚的,有時可以借力打力巧勝,比如和徐超賢那樣的二桿子文士鬥詩。
但要想驚豔到趙知縣和蘇東昌這樣有幾十年摸爬滾打經驗的人物,怕是還需要一首壓得住場子的詩作才行。
其實,當趙大公子提出鬥詩時,常平就已經開始在腦海中搜腸刮肚起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