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排完烏孫國內的事情,霍嬗又問道:
“伊吾那邊的情況如何了?”
田千秋開始找起了文書,張安世則給霍嬗講起了大概情況:
“回大都督,三萬兵馬已經在老路的帶領下,出發前往右谷蠡王部領地。
右谷蠡王和我軍的一萬兵馬回伊吾的時候帶了一些馬匹,老路這段時間也沒有閒著,練了大概有兩萬的騎兵。
雖然他們的戰力不強,但是有些騎兵三寶的情況下,應付東側的這些西域諸國已經足夠了。”
霍嬗接過田千秋的文書看著,看完後他揉了揉額頭,思索著接下來的軍戶這邊的安排。
八十五萬人的軍戶,不可能全部都放在伊吾,更何況是這個情況下。
霍嬗思考了半晌,沒有先安排軍戶的事物,反而安排起了前方的戰事:
“傳令趙破奴與趙充國,讓他兩軍七萬大軍,在攻下延城以後,以部為單位,劃分位置,再讓各部以校為單位在各自位置向西邊推進掃蕩。
讓各部的將校看好麾下的將士們,不可大肆殺羊宰牛,糧草物資全部嚴格管控起來,不要浪費。
但有不聽令者,直接砍了,我想看看有多少人不服我霍嬗。
對龜茲,但有反抗者……殺無赦!”
“臣領命!”
旁邊的劉據心中有些不忍,猶豫了一下說道:
“這是不是有些太狠了!”
霍嬗明白他的意思,他的這個命令確實狠,你也不看看前方的將士是什麼人,大部分那都是羌人和新降的匈奴人。
霍嬗一旦把這個口子一開,那就相當於是下達了雞犬不留的命令。
霍嬗轉過頭嚴肅的看著劉據:
“現如今我們面前擺著兩條岔道,一條他們活我們死,一條我們活他們死,我選後者。”
劉據咬咬牙點點頭不再說話。
他自然知曉軍中的情況,在他看來,霍嬗說的一點也不誇張。
“表叔有此仁愛之心是好事,但是我覺得這仁愛之心只能用到我大漢子民身上。”
霍嬗安慰了他一句,下達這個命令,霍嬗其實也有些不好受,但是沒辦法。
除此之外,他並沒有做其他的安排,比如匈奴新降,管不住很正常,日後誰能說他的不是?
但他並沒有這麼做,這事就是我乾的,不光是如此,他還要在西域宣揚一番,讓西域諸國看看得罪我大漢的下場。
日後和平共處起來,也不至於讓他們看輕了我大漢,太過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