眾人在宮中談論了一日的時間,把這件事基本上算是在大方向上定了下來。
第二日開始,又談了談西域的問題。
西域的問題相比於羌地的問題,談起來簡單了許多,因為這件事大家都有經驗。
大司農府出錢出糧,丞相府溝通各地郡縣,大司馬府調集或者說轉移兵馬,因為除了虎賁羽林和北軍四校,並沒有大漢兵馬需要調集。
將作大匠準備著工匠事宜,每次出征,是要有一批工匠隨行出征的,用作後勤事物。
而西域之戰更為重要一些,地形複雜,攻城器具打造等等。
不過霍嬗決定少府的工匠也要帶一批,所以並不會用到太多的將作工匠。
除了這些,還有大鴻臚的外交,雖然霍嬗不準備全都用他們,但是他們的人還是要用一些的,不可能讓他們靜靜待著。
最後還有太僕,若是平常戰事,他們還需要調集戰馬的,但是這次用不了多少。
不過戰馬牛羊,從一地去另一地,雖然有匈奴義從在,出不了什麼事,但是他們還是要出一些人手負責的。
除了這些,還有非常多的人需要動起來,西域一場遠征,整個大漢都要動起來,這一點也不誇張。
這兩件事一起商議,是因為這兩件事是需要一同進行。
兩件事雖然分別做的話,時間足夠,但兩件事顯然明年開春都得動起來,顯然不能完成一件再做一件,所以必須開始了。
西域的事物,明年一開春就需要出發了,羌地若是沒有霍嬗提前聚集大戶的話,其實行動起來是要比西域更遲。
因為開春後還有春耕,種地才是大事,所以要比西域遲一點。
但是正因為有些霍嬗的聚集大戶,準備工作顯然不能推移。
而且這兩件事說起來簡單,做起來相當的複雜。
接下來的一段時間,霍嬗忙的腳不沾地,帶著少府的工匠前往將作,對工程進行評測分割。
這件事還必須要他在場處理,因為大家都沒有經驗,所以當甩手掌櫃是不可能的了。
不過霍嬗也拉上了幾個人,張安世幾人是肯定在的,除了他們,還有徐自為、桑弘羊、劉據三人。
徐自為需要了解情況,以便他上任後的監察。
桑弘羊是需要熟悉這一套操作的流程,前期的工作他不用多管,但錢是他大司農出的。
至於劉據,他也是需要熟悉情況,不過他還當了一個眼睛的作用,霍嬗讓他把情況記下來,閒暇之餘複述給劉徹。
不過要說最忙,那還當屬是韓增,他比霍嬗都要忙上很多。
他才是都督府長史,徐自為可以只管軍事以及羌人,不太管其他,但這是他這個長史的份內工作。
………
十二月十五,霍嬗才閒了下來,經過前面的一些練手,後面的事物大家都已經熟悉了起來。
不過這邊閒了下來,那邊又得動起來了。
這會他正在前往公孫賀府上,因為他等候多時的人已經來了。
來到公孫賀府邸,門口的管家早已等候多時,值得一說的是,公孫敬聲還在西北待著,不然等著的就是他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