霍嬗靜靜的看著眾人歡呼,等到他們停下來以後,霍嬗喝了一口水,隨後看向王緯:
“說說戰利品!”
“回大都督,馬匹十五萬七,七萬戰場繳獲,八萬七先零等部落繳獲。
牛羊二十五萬,二十一萬先零等部落繳獲,四萬戰場繳獲。
錢財沒多少,七個部落差不多兩千金左右。
馬匹累死的、傷亡的,我軍此戰損失了一萬多,近兩萬的馬匹,牛羊消耗了三萬左右。
糧草以及各物資,損失不多,主要在人員消耗上。”
說到這兒王緯合上本子,露出笑容:
“大都督,再加上此戰為我大漢擴土千里,我們又賺了,雖然賺的不多!”
霍嬗露出笑容,挑了挑眉毛,眾人又興高采烈的議論了起來。
以往的大戰,大漢費勁巴拉的打完,不賠已經是萬幸了,現如今打仗能賺錢的只有一個霍嬗。
不過霍嬗看的很清楚,這兩戰不具有普遍性。
第一戰去打匈奴,只帶了三千羽林軍,雖然霍嬗把陣勢弄的很大,繳獲也非常的多。
但是大漢基本就沒投入多少,或者說基本就沒有投入,這一戰是不可複製的。
而羌人的這一戰,情況與正常戰事也有所不同。
以往的正常戰事,一般都是關中出兵,關中運糧,支援前方的戰事。
而這種情況下,大漢的消耗會非常的大,就拿簡單的運糧來說。
比如拿西域打個比方,從長安運糧到西域,每十二斤糧,只有一斤能夠運送到敦煌,其餘的全都消耗在了路上。
這還是正常的情況下,若是路上再出一點狀況,比如說下雨啥的出一點狀況,那運糧的民夫就有很大的可能餓死在路上。
再加上調兵過去,一路上人吃馬嚼的,消耗不可謂不大。
一場邊疆的戰事,真正消耗的錢糧,有兩三成能夠用到戰場上,那已經算是燒了高香了!
就算是北地等地的小規模戰爭,不用長安調兵,但是北地的戰爭機器一旦啟動,那消耗就會成倍增加。
比如簡單點舉個例子,要是匈奴在農忙之時進攻,那一年的收成就耽誤了。
所以從關中運糧,不光是要運送戰事消耗,還得運送明年的日常維持消耗,錢糧更是成倍增加。
而且匈奴人來去自如,你就算是打勝了,經濟方面也算是賠錢幹活,因為你繳獲不到其他的東西。
說回羌人這一戰,霍嬗打的這一戰,也是與尋常的戰事不同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