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段日子整整持續了兩年時間,今年四月,大部分麥子都到了自己人手裡,足足七萬萬石,前期收糧才停了下來!
少府分了近五萬萬石,花了五十五萬金,是真的便宜,霍嬗這期間沒管他們,他們怎麼操作的,霍嬗也不知道。
他很好奇,麥價一直居高不下,他們低價收購是怎麼做到的?!
但霍嬗也沒好意思問,因為這是他們能夠一直待在少府的原因!
少府就剩下不到十五萬金的存款了,這還是期間賺了一些!
這五萬萬石少府在長安各地的府庫存了五百萬石,其他的沒地存,附近的全都存到了上林苑,其他的都在各地少府府庫存放!
五萬萬石聽起來很多,也確實很多,一千五百萬噸糧食,對後世來說不多,對現在來說很多,但也不多。
百萬大軍不算其他,光算百萬人吃的糧,最低食量,一人一天兩市斤(古代糧草不脫殼,也就一市斤),五萬萬石能吃四十一年。
但賬不是這麼算的,不說其他的馬和輔兵吃的,也不說其他資源,就說戰場在漠南,光從長安運到漠南,過去後能剩下十分之一就是好的。
運糧的民夫路上得吃啊,走的越慢,吃的越多,再下個雨,路途難走,就連這些人估計都得餓死在路上。
這麼一算,五萬萬石糧草,真要百萬大軍出征,連一個月都不夠,所以才說不多。
數十萬大軍出征,那是一個朝代最最鼎盛的時候才敢做的事,更別提百萬。
就一個漠北之戰,差點就把劉徹逼瘋,到處弄錢弄糧,要不是帶回來了一些戰利品,抹平了一些消耗,留了些家底,估計大漢已經崩了!
這也是劉徹為何要在河西、北地遷民屯田的緣故,糧從當地產,近了很多路途消耗,能節省多少!
雖然這個開邊市利的國策非常不適合休養生息,但誰讓劉徹想打仗呢,而且這個仗還必須得打!
漢武最後幾年為何開始休養生息,因為已經到崩潰的邊緣了,再不休養,就是秦末了!
漢武時期從元封四年開始,一件大事過後,鼎盛不復,就在走下坡路!
打仗沒錯,但消耗太大,也不能死扛啊,不光帶不回來戰利品,還大筆消耗,幾萬十幾萬的人馬埋在匈奴,你不崩誰崩!
前幾年賣武功爵,收天價罰款,弄了一些錢,老霍去世後,老劉傷心了幾年,大漢幾年沒大戰,存了一些,還沒來的及和匈奴消耗,所以霍嬗才說自己抓住了巔峰的尾巴!
………
大戶們其實從頭到尾,都沒弄懂怎麼回事,因為這大批的麥子都在市場上轉悠,都在附近其他大戶的倉庫裡存著,從來都沒缺過。
他們也是看到有利可圖,才拿出了自家的麥子,放入市場,賺他一筆,畢竟都是一些粗糧,不影響。
但是五月一過,他們急了,他們收糧賣糧賺差價正賺的不亦樂乎呢,突然你們整整齊齊的說不賣了?這是怎麼回事!
查來查去,被劉徹拿走了,現在咋辦?那麼多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