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靈異小說>漢柏> 第二二六節 河湟,西羌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二二六節 河湟,西羌 (1 / 4)

相比於大山之中的防禦,平原上的防禦就簡單了很多。

從出了護羌城開始,五里一座烽塞,它在這片平原上是由z字型走動的,或者說s型更合適。

三百里的防線,共有六十餘座烽塞,加上大山中的六十座,河湟地區的湟河流域共有近一百三十座烽塞。

平常時期,每座烽塞中只有一名將士執勤,而戰時是兩人,分別輪換,防止出現意外。

他們的任務就是在發現敵情之時,點燃烽塞,隨後一個傳一個,警示後方的大軍,以及朝廷。

而長城上那每隔一段距離出現的垛口,也是這麼一個作用,要不了幾個時辰就能傳遍整個北疆。

白日裡點的是狼煙,濃煙滾滾,而夜晚點的是草木,火光沖天。

而此地的烽塞,每個烽塞都能夠清晰的看到前方三十里的其餘烽塞,這裡面是有等級存在的。

若是三十里,也就是六塞一傳,就代表著小股敵軍。

若是二十里,四塞一傳,就代表著兵馬過萬。

若是十里,兩塞一傳,就代表著敵方大軍壓境。

若是五里,一塞一傳,就代表著情況到了最危機的時刻。

而這一套制度就是河湟這邊的制度,並不適合北疆。

北疆等地地域遼闊,情況自然有了變化。

至於後面的烽塞,透過前方的觀察可以判斷是幾塞一傳,但是最開始的時候是怎麼判斷的?

用眼睛看,用耳朵聽。

最前方基本都是四塞並行,點燃幾座就是幾傳,而且還會吹響號角聲。

而這就是河湟這片地區的烽塞制度。

至於湟水沿岸平原上的堡壘防禦制度,十里一小堡,駐騎兵百人,三十里一大堡,駐騎兵二百人。

共有十個大堡,二十個小堡,兵馬四千人。

他們的任務就是抵禦敵軍,拖慢敵軍的速度,給後方的護羌城爭取支援,或者防禦的時間。

隨後依仗著堡壘,像一個釘子一樣紮在哪兒,讓敵人不拔掉這些釘子,不敢前進。

他們的力量不是很強大,但是他們的防禦很強,對於羌人這些野蠻騎兵來說,很麻煩。

拔起來非常的費事,但是你不拔,又怕被掏屁股,那能怎麼辦,拔唄。

而這每隔十里就一個,會嚴重的拖慢他們的速度。

而如果敵方兵馬眾多,可以派小部慢慢拔,大部直達護羌城,那大山中的那些步兵就派上了用場。

上一章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