果然,隨後田千秋被封為尋禮侯,封戶六百戶。
雖然食邑封戶要比關內侯中封了八百的李陵等個別幾人低,但這可是列侯。
然後趙充國被封為從羽侯,鍾幹被封為盛林侯,食邑封戶都是八百,沒過千。
三人都是熱淚盈眶,他們和其他人相比,算是底層出身,現在算是真正的出人頭地了,一步邁入了大漢的上層,青史留名,列入宗廟。
他們在心中對於霍嬗的感激簡直無與倫比。
霍嬗靜靜的看著這一幕,心裡沒啥特殊的想法,不過三人封侯,讓他還是很欣慰的。
列侯,已經是一國之主了,說一句大漢頂層人士一點問題都沒有。
被封為列侯以後,會由太常與大鴻臚擇選地方,以封侯國。
而選地方也是有點說法的。
畢竟你一個八百戶的侯國,不可能用一個萬戶大縣做封地,就算實際掌控八百也不行。
一般侯位的名稱都是封國所在地的名稱,所以只需要把所在地多餘的戶數劃到其他地方就行。
而像趙充國他們這種從羽侯啊啥的,一般都是會挑選一個地方,然後改名。
而侯國的位置確立下來了以後,會由將作大匠在封國內建造與之身份相匹配的侯府。
然後會組建起他侯國內的系統,有家臣、家丞、家兵等等,來掌管侯國內的一切。
而現在,朝廷就會記下他們的一切資訊,然後去太廟占卜。
假模假樣的詢問一番列祖列宗,這些人是不是可以封?大漢是以孝治天下嘛。
而這一番操作也就相當於是通報了祖宗。
然後等這操作完了以後,就可以選擇一個良辰吉日,然後敕封。
等封完以後,將作他們才會前往侯國,營造府邸。
其中的流程非常的複雜,不像是關內侯,一道詔書就可以。
關內侯只是名頭,封國沒有,其餘的這些東西都沒有,就連食邑,都是朝廷每年分發,就跟俸祿一樣。
後世的公侯基本就是這樣。
除了霍嬗以外,此次出征人員其他人的爵位全都封完了。
至於伊即利、烏魯立、復柯杜這三人,這次沒封,估計還要等幾天。
接下來就是賞錢,三個列侯賞千金,關內侯賞百金,其餘軍官們都是數十金到十金不等。
至於普通的將士們,賞萬錢,也就是一金。
這已經算是很重的賞賜了。
劉徹本來是看到霍嬗大手筆分金以後,不準備再賞錢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