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於就是原先被針對之人,得到準信,立馬轉過頭嘚瑟的看著眾人,眾人都撇了撇嘴:
“哼,小人得志。”
沒一會,那個新來的就被喊來了,郵書令史把情況給他一說,然後把手裡的竹簡遞給他。
此人跟老於一樣,身型也是比較矮小。
這個身型當斥候不錯,上陣殺敵自然是越高大越好。
但是驛騎你讓他上陣殺敵或許不行,但是長途跋涉,怎麼才能發揮馬匹最大的速度,大漢就沒人比他們更懂。
在傳遞資訊之時,人是從馬上不下來的,就算換馬之時,也是從一匹馬上翻到另一匹馬上,吃喝拉撒全在馬上。
如果半路出現什麼特殊情況,驛騎是能夠徵用大漢百姓的一切資源。
誰敢阻攔驛騎的通行,那就是大罪。
這新來的接過郵書令史的竹簡一看,也是有些發懵,連連感嘆。
旁邊的老於急忙催促:
“背會了沒?背會了咱們直接出發。”
新來的無語的看了他一眼,這玩意若是他看一眼就能背會,那他還至於待在這兒嘛。
旁邊的郵書令史低頭想了想說道:
“大司馬給了四日的時間,但宜早不宜遲,你們還是直接出發吧。
把這竹簡帶在身上,老於前方開路,碰到人了,小孫你在後方直接大聲念就是了。”
兩人對視一眼,老於覺得可以,小孫覺得也可以,給他一點時間,他背是能背的下來,但是他怕自己忘了,這樣念更好。
“諾。”
兩人應答一聲,整個郵驛都行動了起來,大家都開始幫兩人做準備工作。
但其實沒啥好準備的,就一點吃食和馬匹而已。
兩人換了一套衣物,帶起了專屬於郵驛的頭巾,身後也背起了專屬於郵驛的一個小木頭盒子。
盒子上面插著黑紅色小旗,盒子裡面懸掛著一個鈴鐺,奔跑起來之時會發出聲音。
還有被封存的戰報也放在了老於的盒子裡。
兩人在郵驛門前翻身上馬,老於回頭看了一眼小孫,但看到小孫面色有些猶豫之時,連忙問道:
“咋了?”
小孫猶豫了一下,但還是說了出來:
“這個詩挺好的,但怕是有些不太好宣揚。”
站在馬下的郵書令史聽他這麼一說,也是皺了皺眉頭,抬頭看了一眼衛青小院的方向,咬了咬牙說道:
“送報要緊,路上具體如何喊你自己思量,但是這卷竹簡要一同呈於陛下。”
“諾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