霍嬗撈起哨子,靜靜地等待著,僕圖也是一樣。
到了己方將士全部和匈奴人齊平的同時,霍嬗和僕圖非常默契的同一時間吹響了哨子。
哨子一響,霍嬗立馬貼近距離,來到十來步的時候,抬起手裡的連弩就是一通亂射。
射完五支箭矢立馬拉開距離,霍嬗身後的將士們也是一樣。
霍嬗趴在馬背上盯著後方,等到第一波完事以後,霍嬗又吹響了哨子,開始第二波。
貼近,過去再射五箭,拉開,不管能不能射中,反正就是亂射。
等到霍嬗準備要開始第三波的時候,雙馬馬速不一致,已經拉開了距離,射不了了。
霍嬗只能遺憾的停手。
霍嬗他們漸漸地追上了伊即利,馬速慢了下來,但要一直跑著,不能停,身後的匈奴人也是一樣,誰停下來,誰就死。
霍嬗停下來,匈奴人就會直接加快馬速衝過來,而匈奴人停下以後,霍嬗轉個彎就能殺向他們。
匈奴人被這一波箭羽給射懵了,漫天都是箭矢,雖然中間的因為射程達不到,沒有傷到絲毫,但是兩邊的可就慘了。
他們想不通,這些人都是神嗎?哪來的這麼多箭矢。
而因為他們一直在奔跑中,邊上的也沒法說敵人手裡拿著個小盒子,從那裡面射出來的箭矢。
匈奴人在馬背上一統計,減員了五十幾人,直接沒了近五分之一。
這個減員,並不是真正的死亡,其中真正射死的有三分之一就不錯了。
箭也不光是射人,也射馬,所以其中差不多有一半就是墜馬。
至於掉下來有沒有被踏死,那就不知道了。
一千二百支弩箭,讓敵方減員五十人,百分之四點二的比例,簡直太划算了好吧。
箭矢不值錢,羽林軍除了帶箭矢,還帶了很多的箭頭,而箭桿砍樹再做就是了。
草原也是有很多樹的,羽林軍將士都會做。
在行軍途中沒事幹,馬背上就做箭矢,即做了箭矢,還能鍛鍊馬背上的眼力、手穩以及騎術。
一天做個三五支,四千人就是萬支。
雖然消耗太大,但是這些箭矢大半都射空了,都能回收,所以不缺就是了。
而連弩在馬上游擊之時的傷害力不如步戰,有了這東西,若是真被人圍了起來,背靠一片樹林,那你來幾萬人馬都沒用。
匈奴都是騎兵,樹林裡發揮不出大作用。
這就跟冠軍刀一樣,騎槍只能馬上用,步戰太重,而冠軍刀馬步戰都能用。
而且在馬上用連弩打擊一波敵人,用不了絲毫力氣,匈奴人用的是弓箭,他累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