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月十五日凌晨。
來到漁陽已經是第十五日了。
這十四日裡羽林軍每日的訓練依舊要進行,就昨日休息了一日。
馬匹倒是安安靜靜休養了這些天,如今一個個膘肥體壯的,早就緩了過來。
至於那八百烏桓騎兵,經過這十幾天的訓練也算是有了一點樣子。
他們現如今的打扮和匈奴人沒啥區別。
皮靴、合襠褲、皮衣,有的人上面還罩著短大氅。
大半披散著頭髮,有的還把耳邊的頭髮編成了辮子,將近一半人頭上帶著皮帽、尖帽。
有的拿著鐵刀、有的拿著青銅劍,弓箭裡鐵箭頭、青銅箭頭、骨箭頭、石頭箭頭都有。
有的身披厚厚的布甲、有的是皮甲,大半沒有甲,皮衣一穿就是盔甲,至於鐵甲,就那麼十幾人有,還是破鐵甲。
這就是普通匈奴將士的裝備。
而王庭部的精銳騎兵和這些是差別很大的。
不說單于部就有萬騎鐵甲,皮甲更是人人都有。
而其他二十四長,鐵甲基本都在千副以上,皮甲更是人人有。
二十四長手下精銳騎兵,多的上萬,少的數千,這還是經過削弱之後,以前都是上萬。
他們才是匈奴的主力部隊,匈奴的精銳。
這一切還是多虧了那幾個大漢奸。
像史書上記載的,動不動七八萬,那是一兩萬、甚至數千的精銳,加上五六萬的普通匈奴士兵。
大漢在這兵甲方面還是很有優勢的。
前期大漢被壓著打,是因為不懂和他們該怎麼打,後面懂了,騎兵對騎兵,匈奴的好日子就到頭了。
這些烏桓騎兵,霍嬗除了給他們準備了後勤一類東西,甲冑兵器一件沒給。
他們要想換裝備,殺了王庭親衛就有了。
至於那兩百嚮導,五日前就已經聚齊了,霍嬗對他們進行了考察,還算是不錯。
………
凌晨,天還沒有亮,霍嬗帶著四千大軍,就往漁陽正北方向出發了。
沒有誓師,也沒有歡送,直接朝著敵方的領地前去,一切都是這麼的悄無聲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