霍嬗和公孫賀也入了十萬金,霍嬗是直接交的金子,他一點都不心疼,遲早十倍百倍的拿回來。
公孫賀起初倒是心疼的不行,不過是表面心疼,暗地裡心驚。
等後面知道劉徹不是針對他,而是有其他目的以後,立馬心就不疼了,真是……
處理完這件事以後,又聊了聊往商隊安插嚮導,記錄地圖之人的事。
霍嬗就沒事了,他看著滿臉帶著諂媚笑容的王溫舒有些疑惑,但轉念一想就明白了。
大家都知道,王溫舒愛名聲,而霍嬗的《千字文》已經出世了。
二月二出來的,這時候可沒有龍抬頭一說,這是霍嬗選的日子。
經過一個多月的發酵,霍嬗文能著經典,武能練精兵的說法早已傳遍了整個關中,其他地方還需要一點時間。
有說法稱,霍嬗如果不是年紀太小,光憑《千字文》就能成為大儒,嗯,董仲舒贊同了這一點,又添了一把火。
所以,霍嬗現在不光是跟他父親一樣,是兵主蚩尤選定的人間兵主,還是黃帝和聖人孔子選定的人間文主。
然後越來越多的說法都冒了出來,就連黃老衰落以後隱世的道家都跑了出來。
弄了一個人文帝君,就跟兩晉才會出現的文昌帝君差不多。
霍嬗沒管過這些,捧殺這一招,身後有大佬罩著,對他來說不管用。
所以,你們想怎麼說就怎麼說,到最後,不過都是給他抬名聲罷了。
霍光、倪寬這些人也是聲名大漲,就連小透明司馬遷,現在人人見到都會保持尊敬。
不管你知不知道內幕,表面上的尊敬,依舊要有。
名聲這個東西,在大漢就是個保護罩,若是名聲太大,就連誰都敢殺的劉徹,都不敢輕動此人。
就像董仲舒,劉徹賊煩他,但還得尊著敬者。
但是董仲舒基本體現不出這一點,因為他是在劉徹的手上才真正名揚天下的,若是想殺,找到由頭還是能殺的。
王莽倒是能夠很好的體現,名聲大到改朝換代。
大家覺得你就應該做皇帝,你不做皇帝都不行的那種。
節奏被王莽帶的飛起,但大家還偏偏都信啊,百姓是真這麼覺得,大戶是有利益可圖。
這就是名聲的好處,要是王莽在漢武帝時期,劉徹把他殺了,天下都得動盪。
但是漢武帝時期,是出不了王莽的。
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弄潮兒,他們都是時代的產物,你正好站在那個風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