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顏回、朱熹、王陽明等人,比起他們還要稍稍遜色一籌。
他們怎麼也應該不會輸。
退一步說,若是此陣法被迫,那麼就代表著他們的實力不如對方,肯定必輸無疑。
這種情況下,就只能賭一賭看他們的誠意是不是真的了。
孔子的雙目露出兩道精光,照射在此界孔聖的念頭之上。
他開口道:“歸來吧。”
如母親呼喚嬰兒,孔聖迷迷糊糊之間,念頭就飛入孔子的識海之中,與之合為一體。
二者彷彿親如一體,沒有絲毫排斥,就彷彿迴歸本身一樣。
卻原來此界的孔聖也算是孔子的“他我”之身,自然可以互相融合。
諸子雖然已經逝去,但又沒有完全逝去,還剩下了神魂念頭,好比分身。
此界的孔聖別說只剩下了念頭,就算全盛之時,也抵擋不住這種融合。
“他我”分身之間的融合,並非簡單地吞噬。
而是氣運命格靈魂記憶等等的全面融合,我中有你,你中有我。
只是孔子的實力更強,所以這融合是以他為主。
這一下融合之後,孔子的實力底蘊更增一分。
雖然沒有突破八階玄仙,達到九階金仙的境界,但是也已經超過了長生大帝一籌。
幾乎與原著後期的洪易相當,無限接近於彼岸之境。
最關鍵的是,諸子百聖之中少了一人,這諸子合一的實力立馬就下降了一大截。
如果說原先他們還能夠與長生大帝相抗衡的話,那麼此刻,他們的合力就幾乎跌出了陽神的戰力範圍。
孔子放開文宮,任由他們的道侵蝕進來。
這時,如同海納百川,諸子的道盡數被孔子容納,化為己有。
孔子本就是儒道之祖,經過多次地發展,他逐漸向著文道之祖的方向邁進。
這就是他所走的道。
別看如今孔子的實力還不到金仙境,但是卻依然走出了自己的道,這一點就是很多十階的太乙境都不如他。
諸子的道被容納,孔子的底蘊變得更加深厚,身上的氣息也更加玄妙起來。
長生大帝與諸子都直皺眉頭,已經看不懂他的行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