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脈劇通,自然快速無比。
可以說這本內家拳譜完全為張三丰的武學開啟了一片新的天地。
以他的武道修養,哪怕沒有具體的內家拳譜,只要有了明確的內家拳理論,他也能完全開創出新的內家拳來。
本來張三丰準備傳授劉辨一門上乘的內功心法,就算報答了恩情。
但是看了劉辨的內家拳譜之後,所欠的恩情就更重了,只是傳授一門內功,根本不足以報答。
因此張三丰讓劉辨拿來筆墨紙硯,將自己的畢生武學心得寫了下來。
從武當基礎內功,到《武當九陽功》,再到他的根本修煉法《純陽無極功》,全部寫了下來。
寫好之後,二人又相互交流了武藝。
他們一邊論武,一邊為對方演練,都沒有半點藏私。
一來是劉辨佩服張三丰的武功人品,而且他跟自己的計劃沒有衝突,與之較好只有好處,沒有壞處。
二來劉辨有著絕對的自信,將來很快就能超越張三丰。
因為哪怕以張三丰的武學素養,內家拳想要達到丹勁、罡勁,也要費許多的時間,更別說見神不壞了。
而劉辨修煉內功卻會進展極快。
加上源力點的加持,絕對比起原著裡的張無忌修煉《九陽神功》的時間要短得多。
兩人交流了一天,都覺得受益匪淺。
但是卻不得不分道揚鑣了。
若非因為要護送周子旺父女去蝴蝶谷,劉辨還想與張三丰多交流幾天。
告別了張三丰與張無忌,劉辨駕著馬車,在周子旺的指引下,一路尋著蝴蝶谷而去。
路上,他默默地翻看著張三丰留給他的秘籍,準備從基礎的武當內功修起。
達到巔峰之後,再轉修《純陽無極功》。
對於《九陽神功》,劉辨沒有特意去尋找的想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