冀州幽州方向,袁紹勾結黑山黃巾入侵併州,使得呂布的兵馬撤回去了。
不過朝廷本來也沒有打算這次就收回冀州,只是為了牽制袁紹的兵力,免得他插手兗州的戰局而已。
這個戰略目標已經達到了。
壽春方向,袁術被皇甫嵩打得節節敗退。
不過袁術的底子厚,兵多將廣。
皇甫嵩這邊雖然火力兇猛,但是人數較少,而且火器對後勤依賴太大,消耗彈藥太厲害。
以至於火藥子彈所剩無幾,如今雙方進入了相持階段。
對於這樣的戰果,劉辨還算滿意。
這時,身邊的小黃門來報,有江東孫堅麾下使臣前來拜見。
張昭見到劉辨之後,立刻大禮參拜,遞上了孫堅的降表。
當然這降表不是直白地說投降,畢竟明面上他還是大漢的臣子,而且沒有公然反叛過。
所以孫堅的藉口是幫助朝廷討伐劉繇、嚴白虎等叛逆。
如今功成身退,請朝廷過來接收。
同時表達了願作皇帝的犬馬之意。
隨同降表一起獻上的還有江東軍的將士名冊,以及江東各郡的戶籍田畝資料。
看得出來,孫堅是真心投降。
劉辨也沒想到這一番侵略如火的攻勢居然嚇得孫堅直接投降了。
本來他是打算收復荊州之後,再休養生息一兩年,將收復的地盤徹底改造後,再攻取江東的。
畢竟這一次大戰比較倉促,又是四面開花,以至於各種物資儲備消耗得差不多了。
再打下去,就要無力為繼了。
既然孫堅主動來投,這就省了劉辨的一番功夫。
對於孫堅的處理當然不能跟劉表、劉岱一樣。
前者是主動投誠,可以說是有功的,而後兩者卻是戰敗投降。
所以劉表劉岱兩家貶為庶民,這還是看在他們出身於宗室的份上,從輕處理,沒有進一步追責。
孫堅的話,肯定要升遷的。
張昭又傳達了孫堅的一個主意,趁著袁術還不知道自己已經投誠了朝廷,孫堅打算渾水摸魚,幫助朝廷拿下袁術。
劉辨想了想,點頭同意。
孫堅等人拿下袁術作投名狀,立下功勞,也會更加安心一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