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今內閣之中有了荀彧、荀攸、陳宮、劉曄等人,政務方面不需要劉辯操心,他們都能安排得井井有條。
軍隊方面,有著盧植等人掌控,加上不斷有猛將來投,被劉辯安插進入軍中。
即使職位不高,但是也極大地分散了西涼軍將領對軍隊的掌控力。
軍權被劉辯牢牢地抓在了手中,西涼一系的將領再也無法發動任何叛亂。
劉辯又參考了後世天朝的軍隊制度,將軍制進行了改革,廢除了許多雜亂的軍事職位,使軍職層級變得更加簡單分明。
取消了郡國兵等地方軍事編制,只有統一的朝廷軍隊,而且都是脫離了生產的職業軍人。
這個命令遭到了許多老臣的極力反對,理由是朝廷根本養不起這麼多的職業軍人。
不過有著盧植等武將的支援,這條命令仍然被劉辯執意推行了下去。
他們這一批劉辯的真正心腹都明白,有著世界通道存在,大漢以後都不缺糧食。
不過那些野心家卻在暗中狂歡,認為劉辯昏了頭了,此舉無異於自掘墳墓。
袁隗將訊息傳遞給了袁紹袁術兩兄弟,令他們更加安心地發展起自身來。
同時,劉辯在軍中組建了參謀部,設定了參謀作為主將的副手。
參謀除了負責出謀劃策,主要負責軍隊的思想教育,對軍中將士進行忠君愛國的教育。
另外劉辯又設立了錦衣衛,以賈詡為指揮使。
不過這錦衣衛與明朝的錦衣衛不同,只負責軍情,相當於軍情局。
九月末,飛蝗起,赤地千里。
地裡的糧食與秧苗都被啃食一空。
尤其以關中以及洛陽一帶的朝廷控制地盤裡,災情最為嚴重。
劉辯明白,這就是漢朝氣運衰竭的表現。
王朝末年,往往伴隨著各種天災人禍。
不過劉辯以及他的心腹大臣們都很淡定,因為他們都知道在另一個世界裡糧食非常多,有錢就能隨便買,根本吃不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