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了荀彧荀攸的舉薦,劉辯立刻命人宣旨召見鄭泰等人前來。
荀彧又道:“洛陽城中的西涼兵,有三位將軍持節前往,應該能夠收服。
不過關鍵是統兵在外的牛輔徐榮等西涼將領,陛下打算如何處置?”
牛輔是董卓的女婿,官居中郎將,地位算是西涼軍武將之首。
後來把持朝政的郭汜、李傕、樊稠、張濟等人,此時也只是牛輔麾下的校尉而已。
雖然歷史證明了牛輔只是個草包,應該很容易收拾。
但是從他成為劉辯那一刻起,歷史已然改變,只能當做一個參考,不能作為依憑。
若是牛輔真的一心要與朝廷為難,憑他麾下的大軍,不說打敗朝廷,至少也能令朝廷損失慘重。
更何況牛輔麾下還有一個毒士賈詡。
若是賈詡真心幫助牛輔,以牛輔的強大軍勢,以及朝廷如今的脆弱狀態,還真的比較危險。
所以必須穩住牛輔,同時分化他的勢力,不然真的逼得他狗急跳牆就不好了。
徐榮是遼東人,本是何進麾下將領,在董卓進京後被收服。
徐榮的官職也是中郎將,地位看起來跟牛輔平齊,實際上根本不算西涼軍的核心成員。
只是董卓為了安撫何進的舊部才提拔的,得不到董卓的重用。
他的情況跟呂布有些類似,是比較容易爭取過來的。
此刻牛輔駐軍在敖倉,命郭汜李傕等人四處劫掠糧草,為董卓輸送糧食。
徐榮駐軍在關中,為董卓穩定大後方。
西涼軍只有這兩支不在洛陽。
劉辯問:“不知愛卿有何計策助朕收伏這兩路兵馬?”
雖然心裡已經有所打算,不過劉辯還是決定先聽聽他們的意見。
一來作為君王,不必把自己表現得多麼聰明,最重要的是要表現出虛懷納諫的樣子。
二來荀彧荀攸作為當世一流的智者,或許他們考慮問題會更全面,補充到自己沒考慮到的地方。
荀彧道:“徐榮自不必說,只要赦免他以及麾下將士的罪過,相信他必然歸順朝廷。
同時可以啟用皇甫嵩將軍在長安募兵,以分徐榮之權,如此長安可定。”
皇甫嵩、盧植、朱儁,正是剿滅黃巾的三位統帥,是漢靈帝時期碩果僅存的三員帥才。
可惜三人的結局都不太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