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謂陣中陣,就是陣中佈陣。
方圓三十公里區域,讓姜遠佈下一個大陣直接將其囊括,姜遠表示自己沒有這個實力。
所以他準備陣套陣,以陣為基,佈下一個囊括天地的大陣。
也就是說,除了崑崙山上的陣法之外,他還得佈下另外四十九個陣法,待陣法全部布成後,再將所有陣法相連,變為一個完整的大陣。
這種情況下,他那四十九個作為大陣之基的陣法稱為小陣,陣中心的陣法則被他稱為陣心陣。
小陣的陣心也是植物,一是因為以植物為陣心,聚攏過來的靈氣更容易被人體所吸收。
二則是為了更好的跟崑崙山上的玉竹相呼應。
同屬性的東西,雖然少了變化,但成陣總歸是要容易一些。
繞著崑崙山上飛了一圈,將陣心陣佈下後確認沒有出現什麼問題,姜遠隨即便朝著山下飛去。
陣法佈下之後地脈磁場是會出現一些變化的。
這也導致了他每佈下一座陣法後,都需要對未曾佈下陣法的地域脈絡作細微調整,免得最後小陣聯通成為大陣的時候因為磁場不協調而成陣失敗。
所以這注定又是一個大工程。
......
忙忙碌碌又是一個多月。
這一天,當姜遠埋下最後一塊陣基之後,總計一座陣心陣,四十九座小陣,終是被他布成了。
落陣的難度比他想象的要大。
特別是當小陣的數量上去了,想要佈下一座新的陣法時既要呼應之前佈下的陣法,又要考慮到對後續落陣時的影響。
其中難度,可想而知。
不過好處也不是沒有。
經過這番佈陣,姜遠對於陣法的理解程度是呈直線上升。
現如今讓他佈一個囊括十里方圓的陣法,他覺得那是一點難度都沒有。
佈下一個覆蓋周身千米的陣法,那更是念動之間就可以成陣。
所以說事躬行三字還真沒說錯。
隨著最後一塊陣基入土,第四十九個小陣也開始了自發的運轉。
架起雲頭飛上高空,下一刻,姜遠雙眼中就出現一縷金光。
隨著時間流逝,姜遠的法術神通自然也不可能一成不變。
在他的最佳化下,觀運術不僅可以用來觀看生靈氣運,還可以用來看山川地脈,陣法軌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