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彌已經掌握了太清太極之道的權柄, 輪迴之道的權柄,如今正在將虛實之道納入自己的掌控。
得益於盤古開天闢地不過八百元會,整個諸天萬界都還處在上升期, 道君大能的數量非常有限。
這使得李彌在大道源流之中, 幾乎遇不到大道之爭,只要自身對於大道的領悟日漸深入, 便可在沒有干擾和競爭的情況下, 獲取大道權柄。
某種意義上, 便是成了大道的代行者, 可以對大羅金仙形成降維打擊,戰鬥力完全碾壓。
更重要的是,若不能將其從對應大道之中驅逐出去,那麼便相當於不死不滅,最多也就是被封印鎮壓一段時間。
三萬載光陰,李彌對於虛實之道的領悟愈發深入,而整個三界,都成了他的試驗田。
北俱蘆洲上空的天洞,在一開始並未引起太多大能的關注,然而隨著時間推移,天洞越來越大,短短千年,就發展到了和北俱蘆洲相當的程度。
到了這一步,三界大能再也無法無視了,紛紛前去探看。
透過天洞,可見天外一片迷霧,虛實變幻,誰也無法看穿。
哪怕是東華帝君、鎮元子等道君,亦無法參透。
天帝孫悟空,佛祖唐三藏,亦是束手無策。
這只是表面上,實際上孫悟空和唐三藏都開始了加速篩選同道的過程。
同道者,志同道合也,不符合理念的,哪怕再強大,也不會被挑選上。
這些年來,唐三藏雖然被太上道祖欽定為佛祖,然而靈山內部,唐三藏的基本盤太小了,支持者基本都是人間釋門。
整個釋道, 如今成就金仙不朽者十二人, 大覺金仙者三人,在整個靈山, 都是少數派。
絕大多數佛陀菩薩,都團結在燃燈古佛、彌勒佛祖和藥師王佛周圍。
對於唐三藏的變革, 也是陽奉陰違,只在最低限度上配合,只求不撕破臉。
也正是如此,佛祖唐三藏心中充滿了怒火,因此最終被他揀選出來的名單,基本都是還在成長中的年輕人。
諾大的靈山之上,一眾佛陀菩薩,能夠被唐三藏看上的,只有極少數。
很快,又是一千年後,地藏王菩薩回報,十八層地獄,消失不見了。
整個冥界最底部,最幽暗深沉的地方,突然消散,從整個三界中脫離了。
十八層地獄如今執掌在靈山手中,也是賞善罰惡的關鍵環節,對所有活著的妖魔都是極大的威懾。
隨著十八層地獄的脫落,整個三界的秩序都將大變。
而天洞,也從北俱蘆洲,逐漸向西牛賀洲和東勝神洲蔓延。
仰望天空,不再是浩瀚無垠的碧空,而是色彩不斷變幻的迷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