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李彌的十六條大道,就是16秭,李彌在封神世界享受勾陳大帝氣運千年,也才積攢了4.2秭,在晉升了太極圖和混沌太一珠到中品先天靈寶之後,只剩下了2.2秭。
也就是說,李彌接下來要積攢14秭的傳道度,方可湊夠證得盤古法身的傳道度。
哪怕李彌將整個山海界萬族全都納入門下,傳道千載,也就夠湊出來1秭傳道度而已。
不過幸好李彌還有三百傳道化身,正在化身傳道者,活躍在一個個中千世界中。
李彌的傳道化身,有點像是孫悟空一個猴毛變出來的猴子,屬於形象上惟妙惟肖,知識上就只能儲存功法和對應的大道法則感悟,屬於無情的傳道機器,沒有什麼感情。
另外道行上要比李彌自身低上許多,以如今本體金仙后期的道行,三百傳道化身只有玄仙初期道行,在中千世界之中,勉強可以維持基本的生存,但是一旦招惹到了強者,就只能打游擊了。
這份傳道工作並不好乾,在絕大多數有成熟文明體系的中千世界,知識都是被壟斷的,尤其是至關重要的修行體系。
李彌的傳道分身要麼被上位者敵視,要麼被上位者想盡辦法囚禁控制,不管一開始順不順利,很快就開啟了一路流竄傳道,被當成通緝犯的模式。
不過“只要功夫深,棒槌磨成針”,在一個世界耕耘久了,功法總能傳播出去,隨著功法傳播度越來越廣,被追殺管束的力度也越來越低,最終也就基本放任不管了。
重點是李彌的傳道分身,只執行傳道這一個任務,從來不創立門派,不收徒,不培養勢力,因此並沒有和本土上位者發生本質層面的衝突。
不過誕生了文明,尤其還是人族主宰的中千世界,在浩瀚星海之中也是不多見的。
李彌的傳道難度也越來越大了。
不過隨著《天演造化經》的誕生,李彌也可以開啟對異族的傳道了,這無疑是一片未經開發的藍海。
李彌還針對的研發了天演造化丹,一顆天演造化丹服下肚,不管原本是什麼種族,都能直接變化成人族,而且是不可逆的永久性變化。
這種天演造化丹在山海界的作用最為完美,在其他中千世界,也能發揮大半作用。
在不斷研發和實踐的過程中,李彌對於變化之道的本質理解也越來越深入。
而且伴隨著三百傳道化身不斷深入的傳道過程,李彌對於三清十二都天神魔所對應太極、開闢、毀滅、宇、宙、陰、陽、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、風、雷、輪迴十五條大道的領悟也愈發高深。
諸天萬界之中大道的數量遠遠不止這十五條,不過這十五條卻是最基礎的。
其他諸般大道,基本都是從這十五條之中延伸而來。
因此欲證大羅金仙果位者,都希望能在最頂級的大道之上留下烙印。
而最強的混元大羅金仙,必然誕生在最頂的大道合道者之中。
在短暫休整了百年後,赤縣神州的靈機終於上升到了和山海界持平的地步,大漢仙朝的強者們停止了閉關,再次開啟了大遠征。
位於赤縣神州南方的十萬大山之中,有整整八百部落,每一個部落就是一個異族,各自有著玄奇的異能。
這裡封閉且蠻荒,神秘且強大,儘管有一個個霸主級別的強者,文明的程度卻非常低下。
在赤縣神州的大軍征伐之下,戰火迅速在十萬大山蔓延開來,一個個部落被踏平,族人要麼戰死,要麼投降,然後被統一組織起來,一邊勞作,開闢道路,建立城池,一邊修行《天演造化經》。
最早一批修成《天演造化經》,變化人族的,無論出身來歷,無論道行高低,統一被授予大漢仙朝子民身份,並且用來原地管理自己原本的種族,化身監工。
這個政策的效果無疑極佳,令被征服的異族修行《天演造化經》的意願非常強。
山海界不愧是最頂級的中千世界,距離大千世界也只有一步之遙,這裡即使是異族,修行資質平均下來也遠高於其他世界。
幸而大漢仙朝赤帝后裔的血脈在回返山海界之後已經逐漸啟用,修行資質和肉身強度大幅提升,而源於赤帝的異能也紛紛覺醒。
赤帝對應的正是五行之中的火,最初級的真仙是南明離火,再升級到玄仙便是三昧真火,最頂級的金仙境界,可覺醒祝融神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