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不得他們不出仕。
一旦證得長生果位之後,參加人道爭龍和出世潛修的修行速度差距越來越大。
比如原本高居武將榜第一第二的王越和童淵,如今早就被擠出了前十名,呂布第一,關羽第二,典韋第三,馬超第四,張飛第五。
原本高居於道法榜前列的張魯于吉賈詡龐德公水鏡先生,也紛紛被擠了下去。
儘管參加人道爭龍有性命之威,但也並不是不能投降。
哪怕當個太守,甚至縣令,都有不少的人道氣運加成。
按照太極道人所言,這可是僅有短短三百年的機遇期,等到真龍天子一統江山,就再也沒有這麼好的機會了。
而在張角、曹操和劉備三家之中,曹操的戰略位置無疑是最差的。
卡在張角和劉備的中間,腹背受敵。
不是曹操不努力,此前他的戰略局勢非常不錯。
和北方袁紹結盟,互相依靠,只需解決一面之敵。
三次南下攻打劉備,兩次將徐州城團團圍住,尤其是第二次,距離攻破只有一步之遙。
但是始終沒能啃掉劉備這個硬骨頭,以至於只能任由對方做大。
最終士人們大約五成投奔了曹操,四成投奔了劉備,只有一成選擇了張角。
雖然劉備這邊要和泥腿子們競爭,但諸如琅琊諸葛氏、廣陵陳氏的例子,還是證明了世家豪強哪怕和泥腿子同臺競技,還是有非常大的優勢,並不需要太過擔心。
而且只要看一看武將榜上劉備軍的排名,就知道劉備軍到底有多猛。
而張角和諸葛亮更是道法榜第一和第二,都是度過了一九天劫的大能。
唯有曹操這裡,兵強馬壯,人才濟濟,偏偏卻沒有最頂級的無敵人才。
許昌城中,曹操再次召集了文武親信,商討戰略。
面對張角和劉備,不緊張不是不可能的。
兩面腹背受敵,同時開戰,只有死路一條。
曹操最終決定,向之死敵而後生,攻略涼州,爭取入蜀,最差也要據有涼、司、益三州,坐觀張角劉備爭霸中原,以待天時。
這無疑是一個艱難的決定,兗州是曹操的起家之地,豫州是支援曹操最核心的地區,但是曹操沒辦法。
他只能轉戰西方,單打獨鬥都幹不掉劉備,憑什麼同時對抗劉備和張角?
這是一個無奈的選擇。
若是當年能夠滅掉劉備,趁勢南下,降劉表,滅孫策,一舉平定中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