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在劉備在東萊郡開啟變革的時候,雒陽城中的鬥爭終於到了最高峰。
天下世家的力量已經積蓄到了極致,不願再忍受頭上還有一個漢室的存在。
或者說名義上可以尊奉漢室,但是實際的權利,必須掌控在自己手中。
於是朝廷之中,鬥爭極度白熱化,名義上是打擊宦官,實際上卻是將死忠於大漢的朝臣,要麼下獄,要麼流放,一一除去。
於是太尉盧植被外放武威太守,平南將軍皇甫嵩被外放豫章太守,平東將軍朱儁外放長沙太守。
隨著三位討伐黃巾之亂的最大功臣外放,大將軍何進終於認為自己可以獨攬大權,聽從太傅袁隗的建議,招董卓進京平亂。
隨著天下有識之士紛紛外放地方,此時雒陽城中的兵力是空虛的,唯有執金吾呂布麾下有八千禁軍。
袁隗是袁氏家主,亦是董卓的舉主,他有信心掌控董卓這支力量,將朝政真正攬於手中。
董卓接到詔書之後大喜,直接點齊十萬鐵騎,直奔雒陽而來。
而何進則被設計,稀裡糊塗的死在了宮中,十常侍手中。
十常侍驚恐萬分,只道末日降臨,連忙帶著天子劉辨和陳留王劉協出逃,最終被董卓堵到,將十常侍全部斬殺,瑟瑟發抖的劉辨和劉協被護送回京。
此時帝師王越早就放棄了庇護天子,周遊神洲,一心向道修行,劉家已然失去了最大的底牌,只能任人宰割。
董卓和呂布火併了一番,董卓本人不是呂布對手,但麾下李傕郭汜張濟樊稠之輩,紛紛證得長生果位,而十萬鐵騎戰力也遠勝八千禁軍,呂布本人又收下了赤兔馬,於是直接拜董卓為義父,投降了。
此時的雒陽城,已經盡在董卓掌控之中,他透過廢劉辨立劉協,直接掌控了朝政大權,成為了世家手中最鋒利的一把刀,給本就搖搖欲墜的漢室心頭直接剜了一記。
然而董卓這把刀是有自己的野心的,很快就給袁家上了一課。
當渤海太守袁紹和南陽太守袁術討伐董卓的檄文傳來之後,董卓一怒之下,直接將袁府團團圍住,發兵攻打。
汝南袁氏是天下世家之首,修行資源近乎海量,堆也堆出來了七八個長生果位,元嬰金丹不計其數。
然而在董卓呂布和十萬西涼鐵騎面前,毫無抵抗力,被殺了個血流成河,直接滅族。
這對於袁氏是極大的打擊,然而袁氏仍有極大的力量,分別投入渤海袁紹和南陽袁術麾下。
一時間風雲湧動,天下爭亂不休。
陳留太守曹操第一時間發出檄文:“操等謹以大義佈告天下:董卓欺天罔地,滅國弒君;穢亂宮禁,殘害生靈;狼戾不仁,罪惡充積!今奉天子密詔,大集義兵,誓欲掃清華夏,剿戮群兇。望興義師,共洩公憤;扶持王室,拯救黎民。檄文到日,可速奉行!”
天下諸侯紛紛響應。
第一鎮,冀州牧劉虞,第二鎮,南陽太守袁術。第三鎮,豫州刺史孔伷。第四鎮,兗州刺史劉岱。第五鎮,武威太守盧植。第六鎮,東萊太守劉備。第七鎮,襄陽太守劉表。第八鎮,豫章太守皇甫嵩。第九鎮,濟北相鮑信。第十鎮,北海太守孔融。第十一鎮,廣陵太守張超。第十二鎮,徐州刺史陶謙。第十三鎮,西涼太守馬騰。第十四鎮,上黨太守黃忠。第十五鎮,長沙太守朱儁。第十六鎮,交州刺史孫堅。第十七鎮,渤海太守袁紹。
唯有天下諸鎮之首,益州牧劉焉不曾響應。
事實上劉焉剛入益州,就燒燬了棧道,並派將士佈下大陣,封鎖蜀道,佈設天子車駕,籌建宮殿,不臣之心早已經彰顯。
十八路諸侯之中,地位最尊崇的無疑是冀州牧劉虞,而劉虞也領有對抗幽州黃巾軍,防其大舉南下的重要職責。
再往下便是平黃巾三大將——盧植、皇甫嵩和朱儁。
這次討伐董卓的十八路諸侯,陣容極其豪華,董卓第一時間大驚失色,拍桌子大喊“奸臣誤我!”
最氣的就是盧植、皇甫嵩和朱儁這三人,怎麼也該將他們下獄吧,怎麼能讓其外放太守呢?
劉虞需要對抗張角,無法親臨前線,派了麾下大將公孫瓚前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