總之,符籙之道,亦有可觀之處。
有點像是卷宗學者,並非單純依靠自身法力戰鬥,而是綜合法寶、符籙、法陣、化身等多種形式,唯一的短板,就是肉身有缺。
當然,術業有專精,能夠成為完美六邊形戰士的並不多。
三大仙山萬萬想不到的是,只是透過三本經書,李彌已經對三大仙山的傳承推衍了個七七八八,畢竟九大龍君功法中一大半都是李彌親自編纂而非藉助太上道印,單論悟道之能,李彌遠遠超出了同輩修士。
對於虛空挪移之道和幽冥黃泉之道,亦領悟頗深,輪迴殿便是李彌接下來謀劃的一環。
但是想要修行出十二都天神魔種燭九陰的真形,難度還是太大了一些。
李彌思考再三,還是決定走一次捷徑,以太上道印來推衍對應功法。
此前李彌推衍功法的上限,已經是《太陽金真九煉法》第九思的羽化成仙,那麼這一次的燭九陰真形和宙之道,又會有怎樣的際遇呢?
“太上道印,斡旋造化,我選擇創造——《宙極歲月經》!”
隨著紫青雲霧瀰漫,李彌再一次進入了電影模式。
凡是電影模式,基本上都是超出了李彌當前境界的世界或者旅程,也證明了推衍的這份功法層次遠超李彌當前的境界。
這是一場戰鬥,發生在仙人,不,至少是大羅金仙級數的戰鬥。
一方周身無數血紅綢帶纏繞,身後是一片永遠不會乾枯的無盡血海,身下一座九品血紅蓮臺,周身無量濁氣,手持兩把魔劍,堪稱魔祖一般的人物,其氣勢絲毫不亞於李彌悟道袖裡乾坤之時,所見的鎮元子大仙。
另一方人面蛇身,周身赤紅,身長千里,視為晝,眠為夜,吹為冬,呼為夏。
這兩個大人物,如果沒猜錯的話,一方應該是冥河老祖,另一方則是燭龍燭九陰。
單論境界和戰力,當是冥河老祖更勝一籌,然而燭龍的戰鬥方式,卻令人驚歎不已。
時間長河彷彿已經為其掌控,任由其加快或者減緩,甚至定格,倒流。
只此一點,燭龍就近乎立於不敗之地,總能做出最正確的抉擇,哪怕出現不利的局面,也能發動時間長河扭轉,回覆均衡。
兩人的戰鬥,發生在無盡虛空之中,玄妙到了極致,以至於電影模式下的李彌也看不懂,只能看個熱鬧。
雖然沒有“兩位至尊戰至宇宙邊荒,連大道都磨滅了”那麼誇張,也是傾覆了無數界域,那些遠比神洲界更強大的界域,就像是沙子搭建的城堡一般,哪怕只是被戰鬥的餘波碰到,也會瞬間崩裂傾塌。
然而李彌並沒有看到這場戰鬥的勝負,只見鬥戰之中,血海之中的一滴血,連同燭龍的一片龍鱗,從戰場中心脫落,向著一個未知的方向,宇宙的深處飛去。
經過了漫長無盡的歲月和無窮遙遠的空間,這滴血和這片龍鱗終於融合在一起,化作了一方世界,不再繼續漂移。
而下一刻,電影模式結束了。
李彌有些茫然,功法呢?我那麼大的《宙極歲月經》呢?只給我看一場巔峰對決,也值不回票價啊!
然而下一刻,老君山八景宮中,他的肉身卻在紫青雲霧的作用下,徑直挪移出了神洲界,在無盡虛空之中,向著一個方向挪移而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