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科幻靈異>傳道從太極拳開始> 第189章 推倒重建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189章 推倒重建 (2 / 4)

在神洲界,儘管已經可以容納長生真君,但是乾坤袋的普及率還是非常低下。

尤其是在金丹真人以下,根據李彌的調查,開竅修士僅有13.2%持有乾坤袋,築基修士僅有36.5%持有乾坤袋,而且空間都非常狹小,平均僅有2.2個立方。

乾坤袋其實就是對於天地空間之道最簡單的應用,將一小塊空間恆定在一件法器之上,本質上難度並不大,但受限於製作材料珍貴、唯有金丹真人方能製作、製作工藝全手工、極其不穩定容易被破壞等等因素,導致乾坤袋價格非常高,最小的僅能容納一斗米的乾坤袋,也要10箇中品靈石。

由於乾坤袋的簡單便捷性,不僅僅是道士在使用,就連各種達官顯貴,豪商鉅富也都在使用,市場潛力巨大。

李彌自己是可以製作乾坤袋的,速度還很快,但是再快也不可能滿足整個神洲界的需求,而且是對時間極大的浪費。

錢青雲從李彌這裡得到了十個不同容量不同材質不同工藝的乾坤袋,饒有興致的開始了這個課題的研究。

李彌在兜率峰上,特意為其準備了一個研究所,並允許其招募山上道士擔任研究員,並有額外的靈石作為工資。

錢青雲這種人才還是非常珍貴的,由於修仙社會個體實力懸殊,基本都是赤果果的叢林法則,因此衡量一個修士的標準就是境界和戰力,某種意義上戰力更加重要。

甚至境界遠超戰力的,還會被嘲諷為水貨。

在這樣的環境下,無論是煉丹、煉器、培養靈植,都屬於手工作業,小農經濟,煉丹的要自己東奔西跑搞丹材,煉器也靠各種機緣巧合,種靈植更是生怕被人搶了,根本不可能擴大規模,形成產業。

因此所有的丹藥、法器、大陣等等,產量都非常稀少,僅能滿足極少數高階修士使用。而一個丹師或者煉器師煉一爐寶丹或者煉一件法器的週期也非常長,幾十年很常見,幾百年也不算久,煉出來大多也是為了自用,而不是交易。

如果沒有一方勢力,全靠自己一個人打拼,那麼戰力肯定是最重要的,否則煉出來寶丹和極品法器,也會被人搶了去。

因此李彌周遊瞭如此多的界域,發現基本培養的都是鬥戰型修士,科研型的微乎其微,大多出於個人興趣,也處於小作坊狀態。

這對於要傳道大千,改天換地的李彌而言,是絕對無法容忍的。

唯有在最短的時間,將盡可能多的人捲入修行的大潮中,他才能收穫最多的傳道度。

而這一切,就從太極拳開始。

早在李彌剛剛佔據老君山後,就開始在附近鄉鎮城池傳播太極拳,後來又有了諸多門人弟子,儘管沒有現代化的傳媒系統,但是如今神洲界修行太極拳的人數已經破了百萬。

這還只是星星之火,還遠未到燎原之時。

太極拳不過能養出一股真氣,可以令人“氣反先天”,但是很可悲的是,在神洲界氣反先天都不算正式的修行境界,開竅之前都被統一歸納為“養氣期”。

再加上神洲界以符籙之道為主,因此哪怕太極拳傳播的再廣,太極拳館開的再多,也都不會被神洲界大能重視。

但三十年來,諸多太極拳館源源不斷的為老君山太極宗輸送了最初等級的人才,免去了極大程度上篩選門人弟子的門檻。

整個太極宗就像一頭陰影中的巨獸,正在茁壯成長著,用神洲界修士看不懂的方式。

並不是李彌在智商或者道行上超越了神洲界大能,而是眼光和見識的差距。

神洲界哪怕是長生真君,也被困在這一界之中,他們的視野就只有這一片天地,萬載以來飛昇者僅有祖天師張道陵一人。

雖然天夏界論靈機遠遠不如神洲界,但有著獨屬於自己的思維方式。

錢青雲的乾坤袋研究所並不是第一個課題,在此之前,李彌已經任命衝玄老道擔任兜率峰丹鼎院首席煉丹師,開啟轟轟烈烈的煉丹事業。

上一頁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