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夏各位出現選手雖然在預選賽時打的十分激烈,但現在是代表天夏、代表東方文明出戰,自然不會有什麼齷齪,而是認真的互相交流和商討。
五天時間一閃而過,所有賽前準備完成,天夏十位參賽選手,由武協會長張元峰和武道大宗師王虎親自帶隊,準備出發前往諾曼聯邦海濱城市威尼斯,青年武者大師賽世界決賽的舉辦地。
關於武裝和秘藥,李彌自然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準備。
武裝的靈感來源於和吳少鐘的最終決賽上逐漸成型的“天地枷鎖”體系。
這套體系便是利用天地乾坤法劍製造的小天地主場,來逐漸完善枷鎖,將敵人牢牢鎖住,最終憑藉從天而降的泰山之力,徹底壓垮對手。
用起來效果非常不錯,但是啟動速度卻很慢。
比如和吳少鐘的戰鬥,大約需要百餘招時間佈置,才能引發,不夠乾脆利落。
於是李彌決定煉製一件“天地枷鎖”體系的法器,用來大幅增強自身的進攻能力。
而這件法器的名字,他早已有了想法。
只不過用一千萬傳道度換來了先天不滅丹之後,李彌的傳道度幾乎見底,幸好《倩女幽魂》依然在火爆上映中,加上各路源流,終於在五天時間湊足了一百萬傳道度,足夠李彌煉製這件法器了。
“太上道印,斡旋造化,我選擇創造——番天印!”
番天印,《封神演義》中大名鼎鼎的先天靈寶,相傳是元始天尊用被共工撞倒的半截不周山煉製而成,威力無窮,用來砸人,無往不利,即使大羅金仙,也難提防。
李彌是道士,搞一身機甲武裝,明顯畫風不對,但既然是規則允許,那就別怪他要上法器了。
李彌用來煉製番天印的原料,便是一塊十噸重的合金鋼鐵,加上一塊數十噸的巨石。
隨著李彌心念一動,紫青雲霧將面前的巨石和合金吞沒,斡旋造化,完成凡物向法器的轉化。
在這個過程中,李彌對於“番天”之能,也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。
所謂番天,便是將天空整個傾覆蓋下來,絕非僅僅是拿一塊石頭砸人腦袋。
或許元始天尊正是看了不周山倒塌之後的天傾之災,這才煉製了番天印這樣一個幾乎同樣是模仿天傾之災攻擊的法寶。
這便是對天地大道的高階運用,也是李彌“天地枷鎖”體系的完全上位替代。
最終,紫青雲霧消散,合金鋼鐵和巨石都消失不見,一枚青金法印已然出現在了李彌前面。
其上是一顆圓形球體,隱隱成星辰之狀,其下是一片方正之座,約有掌心大小,正如同天幕一般。
李彌遙遙將這枚“番天印”招入手中,近百噸的質量,聚集在一方小小的印中,其密度遠超天夏任何物質,恐怕只有中子星核,能夠勉強相提並論。
李彌能夠輕鬆將其托起,是因為祭煉之功,面前的番天印已經是貨真價實的法器。
目前有兩個特性,能大能小,能輕能重。
最大化形態,可以等比例擴大十倍,印的底部平面大約一平米,最小就是目前的狀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