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夏國中原省老君山
時值盛夏,酷暑難耐,一入山中,瞬間清涼。
老君山上人煙稀少,至今未通纜車,古樸的石階從山腳一路蜿蜒抵達山頂金殿,整整九千階,足以令尋常遊客望而卻步。
常住在山上的有道士三人,老道孫觀看相測字,中年道人朱常志管理香火,年輕道人李彌清掃金殿,分工明確,合作也相當愉快。
“今日才五名遊客,只有兩人供奉香火,日子真是過不下去了。”朱常志用衣袖擦掉額頭汗珠,彈了彈手裡的20元紙幣,一扭頭,只見孫老道正在閉目養神,李小子捧著本《老子想爾注》看的認真,忍不住感慨道:“小李,你上山快三年了,也沒個收入,真不為將來打算了?”
“你小子長這麼俊,肯定也不愁找媳婦,聽叔一句勸,早點下山吧,這修行啊,真的是沒啥盼頭。”
“如今和尚們把武館開遍了天夏,一套羅漢拳怕是有幾千萬人學,金山銀山都賺到兜裡了,香火更是旺到了極致,天差地別。”
“道祖老人家,您何時才能顯靈?再不照顧下徒子徒孫們,怕是道統都要斷絕了!”
李彌笑了笑,沒有回答。
金殿正中的太上老君縹緲高遠,自在安然。
李彌穿越來到這個世界,已經有三日了。
前身在孤兒院長大,性格孤僻,寡言少語,獨來獨往,大學報了宗教學專業,畢業後就入了道籍,領了度牒,成了天夏國認可的正規道士。
自畢業後,就選擇前來老君山定居,整日裡除了清掃金殿,就是餐風飲露、冥思入定、閱讀道藏、悠遊山林,一幅古代修道人的做派,在當今這個年代可真是太稀罕了。
這是一個武道昌盛的世界,武者們不但能夠強身健體,更能透過呼吸吐納蘊養真氣,戰鬥力早已打破人體天花板。
上古之時,以道家思想為指導的武功並不少,而且大多是最頂級的存在。
然而三百年前,天地靈機劇變,上古武功紛紛失去功效,是為——大變革時代。
最終,雷音寺的空海禪師梳理過往典籍,感悟天地靈機,打破人體奧秘,開創了全新的羅漢拳,幾乎人人都可修行入門,並以此蘊養羅漢真氣,自身修為更是達到了史無前例的大宗師境界,活了整整一百八十歲。
自此佛門武學極大昌盛,無數高深武學以羅漢拳為基礎發揚光大,主宰了天夏的武道流派。
與之相反,道門一代代先賢嘔心瀝血,都無法創造出足以和羅漢拳相提並論的奠基武學,海量高深武學都成了空中樓閣,如水中月鏡中花。
於是,道門開始一步步衰敗。
如今天夏佛門協會共有在冊僧人超過百萬,天夏道門協會在冊道士卻僅有八千多人。
到了今天,已經沒有人再奢望道門奠基武學的誕生,有武道天賦的年輕人,更是不會選擇投入道門荒廢時光。
三個小時後,天色漸晚,山頂金殿再無遊客,只剩下了李彌一人。
李彌引山泉水沐浴更衣,換上了全新的青衫道袍,對著太上老君像鄭重三禮三叩。
“道祖在上,不肖弟子李彌幸得道祖垂青,得以執掌太上道印,今後必將廣傳大道,光大道門!”